【#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民版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导学案(zs)》,欢迎阅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导学案
主编人:高明 审稿人: 张利宝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与能力;结合地图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手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生产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 和 专用物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家的副业 供 消费 剩余部分出售 知识点二:手工业相关制度——“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1)形成:从 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 垄断。
(2)特点:①目的:专门负责制造 和 的物品。②技术: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 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二、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课前预习案】
知识点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的生产情况——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自然经济
(1)含义:为了满足 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氏族、庄园)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也就是 。
(2)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 。
(3)特点:在以 为主的高度分散的 基础之上的。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可以基本做到 。 2、家庭手工业
(1)形式: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 和 紧密结合的“ ”的经济形式。
(2)产品:大部分有农民 ,有时也进入 。 (3)原料:自己 和 。 3、田庄手工业
(1)出现:随着 ,汉代出现了 控制下的田庄。
(2)生产经营活动: 、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的栽培, 禽兽养殖、药材采集等;酿造加工, ,农具和 修造。
(3)性质和地位:田庄是一种新的 组织形式;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 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探究1:中国的手工业在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课本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水平。
③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
(3)代表:西汉时在长安设立“ ”,在齐郡设“ ”。 探究2: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 2、“匠户”制度
(1)概念: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 。
(2)表现:①唐代:在 作坊内定期服役;②宋代:往往被官府以 方式役使;③元代以后:被编入
的户籍,由 直接管理, 承担指定的工役。
(3)影响:①方便 征调各类工匠;② 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受到严重的束缚。
知识点三:纺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在当时已经 ,并已经出现 和 技术。 2、商周时期
(1)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 。
(2)周朝:在《周礼》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 ”,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 ”, 3、汉代:
(1)纺织业已经相当发达,纺织品品种多、技艺高;(2)经过 远销到以 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 ”。
4、唐代: 纺织业规模很大。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兴起。 5、宋代:随着棉花种植向闽、粤等地的推广, 开始发展。 6、元代:(1) 革新工艺创造新式纺车,推广传授织造技术;(2) 成为当时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7、明代:(1) 、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2)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 市场。(3) 和 的出现,标志着 开始产生。
探究3:概括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提示:从原料、经营形态、发展程度、发展趋势等方面) 知识点四:冶炼业发展历程 冶铜 新石器时代 出现 ,以小件工具和 用具为主 技术 商周时期 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
春秋时代 出现
冶铁
推行 制度
技术 汉代
开始使用 做燃料
供风形式:自然通风到使用人力( )到使用畜力
( )水力( )
战国时期 炼钢和 工艺有所发展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课外训练案】 南北朝 出现
1、(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59)(1分)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北宋 以 作燃料
知识点五:陶瓷业的成就 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时 期 技术及代表 特点 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原始时代 彩陶、黑陶 早期瓷器不过是一种 ,又称作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炼钢
技术
商代到东汉 陶发展到 的过渡阶段 东汉末期 青 瓷 陆龟蒙“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三彩、南青北白(越窑青瓷、 白釉陶制品在 成熟后的继续发展
唐 朝 瓷),首创 ,并把 用瓷器发展到很高阶段
于瓷器装饰
宋 代 、 、 、 、 名窑众多,生产的瓷器各具特色。 (瓷
路)
康熙年间 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
提高
年间 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水粉彩瓷器品种多达十余种
平 资料卡片: 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汝窑:在河南宝丰,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开片较大,为冰裂纹或形成一种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
官窑:在河南开封,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面多有开片。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
探究5:归纳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课堂检测案】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
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能够说明获取史料的有
效途径有
9.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②考古发掘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A.看到有青花瓷器
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2、(09年浙江文综31)宋代时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宋代民间崇
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力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
价、保护商贾等神力。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
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0年上海高考)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10年重庆高考)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5、(2009年江苏高考4题)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
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6、(2009年广东高考3题)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2题)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
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
农业生产 、(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c5ffa41e45c3b3567ec8b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