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争得身前生后名——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欢迎阅读!
争得身前生后名——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
作者:由婧涵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
由婧涵
(绥化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摘 要:白居易的《长恨歌》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关于该作品的主题与深层内蕴,前人已做过无数次的探讨。而关于杨贵妃的艺术形象一题,却鲜为人所关注。白居易在作品中让她死而成仙,这足以表明,白居易认为杨贵妃死的不值、死的冤枉。杨贵妃身前生后对爱情的执着,与唐明皇对于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貌似是惺惺相惜、至死不渝的爱情,实际上却恰巧形成了鲜明而深刻的对比。白居易用她的纯粹,为她争得了身前生后名。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杨贵妃;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45-02
白居易的《长恨歌》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关于该作品的主题与深层内蕴,前人已做过无数次的探讨。而关于杨贵妃的艺术形象一题,却鲜为人所关注。杨贵妃这一历史人物作为艺术形象出现在艺术文本中,并不少见。作者们根据历史人物的固有形态进行了合理的夸饰、变形,继而形成了现今被人所认识的杨贵妃形象。而白居易所塑造的《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又有何特质呢?究竟白居易眼中的杨贵妃是“红颜祸水”还是“死不得其所”呢?
传统上,人们把《长恨歌》分为3个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第一部分,从“九重城阙烟尘生”至“魂魄不曾来入梦”为第二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为第三部分[1]。纵观全篇,杨贵妃这一艺术形象恰当地随着篇章的3个部分经历了3次巨大的变化。
一、美艳倾城,恃宠而骄
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描述了杨贵妃的容美、貌美、姿美、态美。其中“天生丽质难自弃”和“回眸一笑百媚生”两句尤为凸显其动人神韵,这样一个倾城美人儿似乎想不让人爱都不行。而后笔锋稍转,又概括地叙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描绘了其奢华、迷乱的严重程度,铺叙了由此而造成的国事、朝政的荒乱,继而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引线。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凸显了杨贵妃的受宠和由此引发的杨氏家族的平步青云。“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直接点明了唐明皇迷恋声色,荒废政事。用这些直叙的语言对统治者进行了直接地、正面地抨击。此处作者虽然没有再多加复述或议论,却已暗下伏笔,点出了国破家亡的缘由。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4句道出了杨贵妃被宠的程度,直接描写了杨贵妃与唐明皇形影不离,写出了唐杨二人的缠绵厮守,以至于后宫的三千佳丽与杨贵妃相比,未免相形见绌。“金屋”一句用的是汉武帝宠爱陈阿娇故而“金屋藏娇”的典故[2]。“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此句不难理解,在杨贵妃得势后,杨氏族门立刻权势逼人。玉环的哥哥杨国忠当了宰相,几个姊妹都被封为大国夫人。杨国忠的人品如何,学识如何,他究竟有没有做宰相的能力,这些问题在赐给他高官做的唐明皇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杨国忠是他爱妃的“什么人”。封建制度的腐朽、用人的失误,都
是大唐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原因。“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4句又与前面的“从此君王不早朝”相呼应,进一步描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迷恋,荒政误国。唐朝统治者这种豪华奢侈的生活,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血汗成果的残酷掠夺、使劳动人民陷于极度贫困的生活困境的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统治集团如此昏庸腐朽,阶级矛盾不断加剧、越发尖锐,才使得安禄山这个大野心家有了可乘之机。叛乱的爆发,让这个空有炫人眼目的外表、实则早已根基不稳的唐王朝,立刻就倾倒崩溃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恰好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土崩瓦解的过程。
二、马嵬自缢,风光不再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安史之乱后杨贵妃被逼死的惨况,及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朝思暮想,深情难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及相干人等从长安仓皇出逃,当时乱兵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趁势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花、翠翘、金雀钗、玉搔头,这些都是杨贵妃生前头上所戴的饰物,是她地位崇高、不可一世的象征,而在杨贵妃死后,这些价值不菲、往日里将她打扮的光彩照人的饰物散落在地,无人愿捡,也无人敢捡。想必唐明皇本人也想留些杨贵妃的随身之物以用作日后哀思,预留而不能。有人评价唐明皇很无能,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在此处,读者便不难发现,唐明皇的无能不仅表现在不能掌握其爱妃的生杀大权上,甚至连她的一点点遗物都不能留存,实为“昏君”中的庸人。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此句是对上句的补充,直白的描绘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死无能为力、痛心不已,而他对死去的杨贵妃又是多么的不舍、惋惜。从“黄埃散漫风萧索”的以下8句,写唐明皇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以及在成都的日子里对杨贵妃的思念[3]。“天旋地转回龙驭”以下4句,写唐朝军队收复长安后,唐明皇由成都回到长安时再次经过马嵬驿时的今见昔忆,对景伤情[4]。“君臣相顾泪沾衣”以下20句写唐明皇回到都城后睹物思人,痛不欲生[5]。以唐明皇为刻画主角的这些笔墨,作者表面上是在侧重表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忠贞和情深,实际上另有深意。应当说,唐明皇的这种痛苦,并不仅仅源于对杨贵妃的思念,更是对自己亲手断送了爱情、断送了曾经与之海誓山盟的爱人的生命而感到的悔恨。这种追悔莫及与无能为力的复杂心情相交织,其中的五味杂陈,或许只有唐明皇一人能感受得到,而他更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余生的孤独与皇权的衰落。这种对已逝爱情的追思,更是一代帝王对风光不再、前景堪忧的现实状况的焦虑,是对过去的繁华胜景的追忆与不舍。其内心的恐慌被痛失的爱情掩盖,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足以见其懦弱的本性。在此,白居易终将其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婉转的倾诉出来,而对于杨贵妃的同情,主要集中于文章的第三部分。
三、幻境成仙,孤独等待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全篇的高潮所在,杨贵妃的人物形象描写也最为动人的。相传有个临邛道士能招魂魄,唐明皇便借助此道士寻找杨贵妃魂魄的下落,而道士天上地下的找了个遍,却未能得其踪影。“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此4句十分精致传神的描绘了死后的杨贵妃魂魄所在:海上有一座仙山,仙山时有时无,飘忽不定。山上的楼阁玲珑多变,里面居中全是身姿绰约的仙子。由此处可见,在诗人的评判中,杨贵妃的死是不幸的、无辜的。她的死是现实中不可改变的、已经铸成的事实,诗人对她的同情也只能在想象中完成。故而白居易将杨贵妃的魂魄幻化成一个居住于仙境的仙女而不是孤魂野鬼之类,诗人没有按照佛家的轮回之说安排杨玉环死后的境况,由此可见,诗人并不认同“红颜祸水”的这种说法。杨贵妃实际上充当了唐明皇的替罪羊,她的死是为了保全唐明皇,她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是那个特殊的环境导致了她的堕落和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一个值得人同情的受害者。所以,诗人在叙述她的死亡以及生后状况时,是以同情的笔调来描述的。
“闻到汉家天子使”至“梨花一枝春带雨”,再次描绘了杨贵妃的外在形象。与文中第一部分杨贵妃堪称“惊艳”的出场不同,在这一部分,作者将死去成仙的杨贵妃塑造成一个脱去艳俗之气、洗净铅华之风的幽韵哀婉的仙女形象:只见她头上云髻半偏、刚刚睡醒(“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还没整好便走下堂来(“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着她的仙衣飘飘旋举(“风吹仙袂飘摇举”),还像当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眼泪落下来(“玉容寂寞泪阑干”),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带着雨(“梨花一枝春带雨”)。如此一个清新动人、楚楚哀怜的仙女,怎能不让人为之动情呢?这既把一个全新的杨贵妃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表现出她失去生命、失去爱情后的寂寞心情。虽然再世为仙,但心中的孤寂谁人能懂?这满腹的委屈又与谁人说?其中,“梨花一枝春带雨”一句,用传神的比喻使杨贵妃伤心落泪的仪态尤为动人。这更是白居易对其同情的情感的转述。
下面一段从“含情凝睇谢君王”到结尾,是杨贵妃对于爱情的炽烈表达。她虽然为爱而死,但仍然对夺取她生命的唐明皇一往情深。她顽强执着,不屈不挠。即使是孤身一人身处仙山,对爱人的等待遥遥无期,但临邛道士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希望,她知道唐明皇也切切思念着她,这更让她认定她此时的忍耐与等待都是值得的。回头望见大雾笼罩着的长安,那里有她和他曾经的幸福与甜蜜,有缓歌慢舞的温柔和山盟海誓的激动,而此时,凄苦和哀怨又浸透了她的心,她交给使者一半钗、一扇合,作为表达情意的物品,重申前誓,情深意切。结尾4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为爱至死不饶的坚毅女子,更是再一次打破了文章开篇作者所塑造的仅仅是有着美艳动人的外表的杨贵妃形象。
杨贵妃这一人物的形象,随着叙事的先后顺序而起落跌宕,作者对其态度是先抑后扬,将其从一个娇滴滴的富家千金转变成为一个为爱而死、死后仍旧为爱执着的女性形象。至于其中原因,有学者认为此诗是白居易为表达对其初恋情人湘灵的思念,也有学者认为是作者借此题抒发“中兴情结”[6]。白居易对杨贵妃的又褒又扬,让她死而成仙,这足以表明,白居易认为杨贵妃的死,死的不值、死的冤枉。唐明皇为了权力和薄面牺牲了杨贵妃,为了一己私欲舍弃了两个人的爱情,而杨贵妃为了成全唐明皇而舍弃了自己。白居易用杨贵妃的纯粹,为她争得了身前生后名。
参考文献:
〔1〕〔4〕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8,206.
〔2〕韩兆崎.白居易《长恨歌》赏析[Z].中国广播网,2004-4.
〔3〕〔6〕吴增辉.盛唐情结与《长恨歌》主题由讽喻到爱情的转变[J].社会科学,2009,(8):178,179.
〔5〕李亦辉,李秀萍.《长恨歌》文本结构与哲理意蕴新探[J].南华大学学报,2009,(4):84.
(责任编辑 姜黎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b99da8b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