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杜甫 望岳 的对比

2022-03-20 07:14: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两首杜甫 望岳 的对比》,欢迎阅读!
望岳,杜甫,对比
1 .《望岳》

(东岳泰山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句话是一个问答句,前半句是杜甫对泰山景观的好而发出的疑:泰山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呢?半句即时对此的回,可是这个回答是杜甫远远望见泰,对泰山进行揣摩的想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句是杜甫对泰山近观的描写.望见泰山气势非凡,巍峨高大,由此看出作者当时对泰山是一种崇敬的心态,感叹泰山美丽的风光.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话是描写细致的望泰山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是作者想象自己站在泰山的时俯瞰众山的情和心中的感.这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心胸气魄,昂扬.面上是一定要登泰,其实是反映出作者不怕困难,于挑,敢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立志精忠报,在官场里闯出一番事业.



2.《望岳》

西岳华山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解释: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这句话描写了华山的高耸险要。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这句话里写了华山的名胜,可是安得表示作者很想登高望远,这个愿望却很难实现。同时这里借登华山这个愿望体现了作者想报国又无门的无奈心情。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这句话写了作者策划着登山的路,可最后还是没有登山。

这里暗喻作者自己本身有一番抱负理想计划,可是周遭的环境和自身的位置只能让理想死在腹中。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仕途不顺,厌倦官场,期望找一处地方远离尘嚣。这句话同时也用华山之巅来比喻皇上地位之高来说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






对比感想:

1第一首诗是杜甫少数不多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壮志豪情和少年风发的诗,为作者在青年时所作,而第二首诗是杜甫中年仕途不顺时所作的。

2相比起第一首<望岳>对泰山的描写,第二首诗对华山的描写却没有那么的细致和富有生气。

3第一首诗体现出作者意气风发,壮志酬酬,报国热情有增无减,想在官场上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为百姓谋福的意愿。

第二首诗更加突出的是作者的无奈,失意彷徨之情。一心报国却报国无门,有抱负理想却只能是空想,不能实现。官场的失意,仕途的坎坷让作者更加的知道自己实现计划是遥遥无期的。

4第一首诗表现出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斗志昂扬,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情怀。第二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彷徨,想远离烦嚣的生活态度。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向往在尘世间找到一处冷凉来安慰自己。

5第一首诗给人雄奇壮阔的感觉,是气魄雄放的风格第二首诗给人的是失意彷徨的感觉,诗呈现委婉曲折,沉郁的风格

6第一首诗表现出来的作者是未经历过太多的人生磨难,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信心。第二首诗表现出来的作者是经过社会的洗礼,接受现实所存在的许多不可能。

7不管是青年时的杜甫,还是中年失意时的杜甫,他都满怀忠君报国之情。而且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也从未改变。

8从两首诗的字词中,同样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b769f8e84868762caaed51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