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是故乡明》,欢迎阅读!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策略 1.识记生字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语境读准生字字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篝火、澄澈、旖旎、无垠、点缀”等容易读错的词语。出示词串“燕京、燕园、燕山、姓燕”,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燕”。 2.朗读教学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找出季羡林爷爷直接描写家乡月亮的句子进行品读,直接感受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3.语言运用
本文最大的语言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文中的对比句品读感悟,仿照文中的对比句说一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吟诵古诗,导入课文题目
1.引导吟诵: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2.学生吟诗。(课件出示吟诵月亮的诗句)
3.导入课文题目:吟诵月亮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月是故乡明) 4.简介作者。 《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是季羡林爷爷写的,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季羡林的资料)
5.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诗歌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了解题目的出处,为感悟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1)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读准多音字“燕”。(课件出示词串) 课件出示
燕京 燕园 燕山 姓燕 指名学生认读。 3.学生自主阅读。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 (2)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 4.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经历。
(1)引导交流: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指名交流)
(2)引导概括: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板书: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感知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
1.引导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2.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课件出示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1)指名朗读,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描写外国月亮的语段,学生读“我”的内心感受。 3.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
教师引导:北京燕园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引导交流: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师生合作朗读。
4.品读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 (1)默读课文: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季羡林爷爷心中故乡的小月亮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找出描写故乡的月亮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学生朗读。(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评价,再齐读。
5.教师小结: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远忘不掉故乡的小月亮。对比之下,故乡的小月亮究竟好在哪里呢?(指名学生说) 6.师生在配乐中朗诵课文。
7.教师小结:季羡林爷爷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季羡林爷爷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依然对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把外国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领悟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
板块四 回读课文,感悟表达 1.感悟写法。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凸显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
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见过的月亮都美妙绝伦,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的,月始终是故乡的明。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对比句。(学生练习写对比句,老师相机指导) (2)展示台上展示写得好的对比句。
2.季羡林爷爷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对那个小山村念念不忘呢?(因为那里有季羡林爷爷童年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那里是他的故乡)
3.作者只记得那些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除了记得在故乡发生的事,他还记得故乡的什么?(他还记得故乡的景色,比如故乡的水)
4.在作者心中故乡的水又是怎样的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指名读,再齐读。(板书:景——月、水)
5.作者写故乡的月亮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他为何要写故乡的水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
6.教师小结:原来故乡的水是给故乡的月亮当陪衬的。作者写家乡的月也好,水也好,都是为了借物抒情。借故乡的月亮,借故乡的水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故乡的一切都是他无法割舍、无法忘掉的。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季羡林爷爷心中的那个小月亮,寄托了多少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啊!(板书:情——思乡)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写对比句,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感悟衬托和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板块五 布置作业,搜集诗文 1.回扣课文题目,出示杜甫的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一句诗。(课件出示《月夜忆舍弟》) (1)指名学生读这首诗。
(2)老师简单介绍:这首诗写了杜甫兄弟几人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的月亮,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2.布置作业。
请大家课下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其他古诗,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扣课文题目,交流杜甫所写的思乡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加深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b53c126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