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

2022-07-30 14:39: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尺巷》,欢迎阅读!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的由来

桐城小花茶伴随着文派大师们的文墨,见证了桐城派的兴衰。桐城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学界将他们连同追随他们的作家群统称之。桐城派绵延200余年,麇集作家1200多人,留下传世之作2000余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文派。近代国学大家马厚文有诗为赞:“黄舒山水古今奇,释氏衰微儒士追。何意高文归一县,遂令天下号宗师”然而让桐城人津津乐道的远不止这一群名载千秋的大文学家,更有历史上著名的“父子双宰相”张英和张廷玉。由他们在“桐城派”的故乡演释了“六尺巷”的典故。

此巷位于桐城文庙西南侧的西后街,巷南原为张英府(旧称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成因要追溯到康熙四十年发生于城内的一桩邻里纠纷。据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姚永朴《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主人

桐城人杰地灵,„„乃文人学士会萃之域,饮茶之风盛矣。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张文端公即张英(16371708年)就是一个知名的茶人,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清代名臣,文学家,今安徽桐城人。清廷入关后,沿袭明朝官制,废除宰相之职,分设六部——刑、工、户、兵、礼、吏部,以加强皇权。而张英是清初理学名臣,历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谨严,一生深受康熙宠信,康熙称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为人又极谦和,遇同僚“善气导迎,未尝有迕”,家居则乡邻以至仆隶“常得其和,„„无所寄怨”。

张英生平酷好看山种树,又酷品茶,他称六安、武夷、罗介为茶中“三士”(野士、高士、名士)张英于康熙二十年1681乞假葬父,在龙眠双溪构筑“双溪草堂”,闲居四年。康熙四十年(1701),张英告老还乡,又在双溪甃建“赐金园”,闲居七载。书斋门联为“俭勤自是持家本,和顺端为受福基。”康熙也给双溪草堂题了一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这倒也说出张家一门淡泊的、致远的、少与人争的处世哲学。张英在山居日子里,总爱煮茶读诗。《聪训斋语》载:“鄙性好多饮茶,终日不离瓯碗”。张英在京时,嗜六安、武夷茶;龙眠山居时,爱饮龙眠家乡茶。有次,入龙泉寺品茗,惊叹“须试龙眠第一茶!”。他强调“俭勤”“和顺”,与桐城小花茶性一脉相承。

小宰相张廷玉,历事康雍乾三朝,立朝五十年,日理万机,多赖名茶爽脑清心。《澄怀园语》载:“余性嗜茶,日蒙恩赐络绎,于各省最上之品,无不尝遍。然对家乡茶情有独钟。每年春季,桐城相府采购新茶,专人送京,盛赞龙眠茶“色澄秋水,味比兰花。”

在封建王朝中,皇帝终归是皇帝,他们以个人喜怒为核心,真让臣子有“伴君如伴虎”之感。加上清朝满汉隔阂,皇帝提防汉人作乱,大兴文字狱,稍有不慎,就会招祸。张英能够在官场上挥洒自如,特别是张廷玉(1672-1755),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设军机处,其规章制度均由他拟定。


乾隆时又深得信任,加太保。有史料记载,雍正时,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雍正说:“朕选才公允,此前并不知是大臣之子。”张廷玉说:“普天之下,人才众多,三年一次殿试,都望登鼎甲之榜。臣已居高位,今若子又登一甲三名,挤天下寒士进阶之位,心实不安。雍正受到感动,将其子降为三甲第一名。严谨慎勉、低调处世、万事谦让、不与人争,说明“谦让”确实是张家氏族的优良家风与传统。张英在朝时倡导以茶敬老请三老进京品茶的“千叟宴”到告老还乡后隐住山林,终日看山,以茶为伴,也可看出茶性对其人格的熏陶。 民族传统礼仪

客来敬茶,以茶会友,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良风美俗。“礼让”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礼让”的美德源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良田千顷日食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七尺”人生在世,物质所求只是生存的必需,而不是生存的根本,惟有精神的安逸才使心灵得到慰藉和升华。 中华和谐文化

“六尺巷”与桐城小花茶文化都体现‘和’的精神,‘和’也是一种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以让为贤,倡导“和睦”、“顺达”,“宽容”,“六尺巷”也许是被“和”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它的“宽”已超越“六尺”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的精神。品茶添清雅,啜饮一杯桐城小花茶,让心绪宁静,让心态平和,故茶对人性的完善,有独特价值。人们在功利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情、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因此,弘扬茶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茶德与懿德

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精行俭德”,通俗简单地解释是指良好的操行与品德。茶与其它食物不同,茶饮除了感官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更可以修身养性,以茶悟道。茶人大多洁身自好,重视传统,珍视友谊。正直、善良、谦逊、有知识、有爱心。“茶德”涵义不论庄晚芳的“廉、美、和、敬”,还是日本千利休的“和、敬、清、寂”。“敬”等同于“礼让”,“和”等同于“和谐”。“六尺巷”所体现出的“礼让”,追求“和谐”,与桐城小花固有的“茶德”以及延伸的“兰韵”有异出同工之妙。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代,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疏离已有深刻体验,故人性复归的冲动尤显迫切。“六尺巷”懿德与桐城小花茶德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正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 十、文化品牌

用茶文化提升茶叶价值,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塑以“六尺巷”为内核的桐城小花文化品牌。

一要进一步做好桐城小花茶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搜集一些桐城历史文化人的茶事逸闻,加以整理创作,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

二要举办桐城小花茶文化节。把以六尺巷“礼让、和谐”为主题的小花茶文化节,作为宣传桐城茶叶展示桐城形象的主要载体,创作各种以小花茶为题材的黄梅戏等茶节目;邀请茶叶界权威人士举办茶叶高层论坛,传播茶健康、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营造全社会“爱茶、饮茶、论茶”的氛围。


三要注册“六尺巷”桐城小花茶商标,在桐城小花茶的包装上印制“六尺巷”的故事,以提升桐城小花茶的文化内涵,让桐城小花茶的兰香携“六尺巷”礼让佳话同芳五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ad8f3f48762caaedd33d4c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