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3-03-28 02:23: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欢迎阅读!
大班,幼儿,意识,规则,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内容提要】随着幼儿园互动性环境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来自于幼儿兴趣而生成的主题活动拓展了课程的领域,是一种成功的、有利于幼儿水平发展和素质提升的教学活动,在这种主题背景教育形式才真正表达了孩子们学习的主体性。大班幼儿经有很强的辨别、分析、思考、探索水平,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个人行为与集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使幼儿的互督、自律的守规行为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已十分有意义。本文从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方法、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协助大班幼儿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关 词】大班;幼儿;规则意识

中国有句古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类社会性发展中一个重要内容。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准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合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如:道德、习俗、纪律、法律等,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较长时间以来,幼儿园较偏重对守规行为的培养,无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规则意识决定守规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后,自不过然幼儿自我管理的水平也就发展了。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发展幼儿自我管理水平是新《纲要》社会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前我们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常常以规则的利他性来裁判幼儿行为,而忽略了让幼儿自己去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使幼儿以为规则总是利于别人的,于是他最终学会的总是用规则来要求别人,没有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实际上,不从内在动机出发,不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幼儿则会长久地停留在他律的水平上。要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必须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幼儿才会逐步产生主体意识。一个独立的人,意味着他有自信,从而摆脱依赖,得以自主,具有自制力的人,意味着他的行为是自觉而非被动的,是自律而非受他人控制的,因而他往往能为实现一个目标而自觉付出。

因为大班幼儿已经有很强的辨别、分析、思考、探索水平,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个人行为与集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使幼儿的互督、自律的守规行为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已十分有意义。

一、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具体做法 ()引导幼儿参与制定规则

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则,而孩子的日常规则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阶段,孩子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所以让孩子通过讨论,自己制定各项活动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事。在出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选择解决的方法。从而制定新的规则,并用文字或符号语言记录下来,贴在活动室相对应的位置。如玩具摆放的规则,教师把它交给由幼儿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他们参与下建立的规则要求,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幼儿在一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才能快乐、满足。 ()协助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内化规则的要求


1.强化规则意识,使幼儿对规则产生积极的情感

只有使幼儿理解到规则协调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使活动更顺利,与人与己都有利,才能有被动变为主动,规则才具有实际意义。我们主要应用两种手段: (1)专题性教育

比方以下案例活动中就充分表达了在主题背景下使用专题性教育的规则意识的培养。 关于作品该放几天的规则制定 在实行活动区时,乐乐小朋友发现一只用“神奇编织”组合搭好的大恐龙玩具,想给它拆掉,在一旁的晨晨小朋友发现了他的举动,就说:“你不能这样做,大恐龙是郑文航搭的,我认为你应该得到航航的同意。”老师也注意到了他们两人的谈话,于是以邀请幼儿开会,解决问题为召集行事,教师提出:“这是航航搭好的大恐龙,这样的作品你们觉得放几天能够拆掉?”(教师提出问题)孩子们开始各抒已见,(孩子们规定规则)有的提议:“放3天,因为这样能够对自己的作品实行修改,让别人记住你的作品。有的建议:“放1天,因为别的小朋友也能够玩这样的玩具”等等。最后,老师请大家说出各自的理由,用举手表决的方法,通过了大多数小朋友放3天的意见,而那些原先不同意的小朋友也开始改变了自己的主意,从大家的意见。 教师的分析与反思 当孩子之间有冲突时,是培养孩子适合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假如这样的争持是一种输赢现象,它其实是一种竞争,幼儿身上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感行为,可就是因为教师尊重了每幼儿的意见,把制定规则机会给了孩子,使用了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之间实行交流。相互告诉各自是怎么想的,现在心里感受如何,让孩子实行语言情感交流,是教师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然后实行肯定、归纳,最后,把权力交给了孩子,让他们想出一个使大家都同意的规则,达到双赢目的。

上列案例在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的活动中渗透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讨论某一事件,讨论原因“为什么不好”“该怎么做才行”。结合制定好的规则,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 (2)渗透性教育

规则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教育中发现问题并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很重要。有一次,我们组织孩子们参观中山小学去之前,老师向大家提出了安全、人文明行为等方面的规则,结果还是有小朋友没有自觉遵守规则。在活动实行中,老师将大家的行为和吵嚷声都记录下来,回到幼儿园再讲给大家听,一开始小朋友觉得很有趣,过了一会儿,就有人说:“我看见鑫鑫参观操场在搞破坏。有人说:“听课时,小朋友在说话。”于是就请大家谈谈感想,很多小朋友认为说话会影响哥哥姐姐上课的,而且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参观,说话的小朋友感到不好意思,鑫鑫小朋友听了大家的讨论,感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在日常活动中随时提幼儿遵守规则,如垃圾放在垃圾筒里,地上玩具拣起来等一些规则的制定,都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形成幼儿自我管理的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aaedb20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