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 万箭穿心与万丈光芒———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女性形象》,欢迎阅读!
万箭穿心与万丈光芒———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女性形象
作者:鲁静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第9期
摘要:《万箭穿心》讲述了一个武汉女人李宝莉的底层生活和苦辣人生。李宝莉具有泼辣、隐忍、坚强等多重个性特征。《万箭穿心》最成功之处便是塑造了李宝莉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万箭穿心》李宝莉人物形象
《万箭穿心》是女作家方方2007年发表于《北京文学》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武汉女人李宝莉的底层生活和苦辣人生。小说中,李宝莉在接连承受了丈夫出轨和自杀、公婆的排斥和孤立、儿子的冷淡、父亲的病逝等一系列沉重打击后,仍咬牙坚持,自立自强,顽强地与贫困而残酷的底层生活做斗争。武汉地名的频频出现和武汉方言的运用,使小说更具生动的趣味,营造出一幅鲜活的武汉市井生活风俗画。小说题目“万箭穿心”亦是匠心独运。“万箭穿心”表面上是指李宝莉的新房被人说“风水不好”,实际上象征着李宝莉跌宕起伏的艰辛人生。《万箭穿心》最成功之处便是塑造了李宝莉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
一、作为妻子:泼辣、强势
在《万箭穿心》中,李宝莉呈现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便是其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里“贤妻”温柔贤惠的形象,而呈现出泼辣、强势、蛮横的个性。李宝莉做事雷厉风行,颇有“女强人”的作风。她“小学毕业就出来帮家里卖菜挣钱”,受教育程度低,且受市井习气濡染颇深,因而语言粗粝、口无遮拦。然而,她刀子嘴豆腐心,虽然说话难听,却有一颗善良厚道的心。
在李宝莉与马学武的家庭中,二人角色似乎进行了“互换”,传统观念中男性刚强、女性阴柔的特质,在此发生了颠倒:李宝莉的强势使其呈现出男性特征,而马学武的懦弱与忍让又呈现出女性特征。因此,在这样不平衡的两性关系中,男性形象被弱化甚至是异化,家庭矛盾不断产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李宝莉泼辣、强势的特点在小说中一览无余,如动不动就掐马学武的脸、当着搬家工人的面骂马学武、家里的事情全由她做主等。“李宝莉作为婚姻中强势一方对相对弱势马学武一方实施了身体、精神和性三方面的暴力。”其中,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暴力尤其突出,笔者在此将详细分析。
首先,马学武之所以长期对李宝莉逆来顺受,一方面因为他是个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更大程度是因为长期遭受李宝莉对其实施的身体暴力。小说第一章便写道:“马学武在车间当技术员时,脸上常常挂着彩去上班”“为了少受伤,马学武就会学乖,能让就赶紧让,多一句狠话都是不敢说的。”寥寥几笔,便使李宝莉强势、蛮横的“母老虎”形象跃然纸上。然而,这样一个“母老虎”形象却并不令人反感。
其次,李宝莉对马学武实施更多的是精神暴力。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李宝莉时常对马学武进行粗俗刁泼的谩骂,二是对其自由的限制。比如,在搬进新家时,李宝莉骂他:“茶不是钱?烟不是钱?你是不是扣出来?你真是生得贱!”这一细节将李宝莉对马学武实施的精神暴力体现得最为典型。当着众人的面,李宝莉尚且这样粗暴地对待自己的丈夫,让丈夫在人前颜面尽失、毫无尊严,以致被搬家工人嘲笑。李宝莉在家里对待马学武的方式,更加肆无忌惮。比如在马学武出轨后对其冷嘲热讽,还有马学武将父母接来同住时对其大发雷霆,因一点小过
失而将二老赶出家门……如果说这些都只是日常琐事的话,那么当李宝莉发现马学武出轨时采取“借刀杀人”这一手段,则是一把真正将马学武摧毁的利刃。正如马学武早前所说:“我马学武是被你李宝莉管死了的人。晓得吧?已经是个死人了。”“死人”一词,足以见得马学武对这段婚姻的痛苦和绝望,因此才会出轨,寻求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慰藉。然而,李宝莉的一个报案电话,让马学武一夜之间“臭不可闻”,不仅被贬职,还要处处受人冷眼,以致被厂里列入下岗员工的名单中。马学武出轨固然是错,而李宝莉的报复方式也终究欠妥。马学武的人生因此发生了转变,内心也逐渐异化。尤其在得知李宝莉打报案电话这一真相后,马学武万念俱灰,最后跳江自尽。
二、作为母亲:勤劳、隐忍
《万箭穿心》的前半部分,主要展现李宝莉作为妻子的角色形象;而在后半部分,从马学武离世开始,便主要展现其作为母亲的角色形象。正如中国传统“三从四德”观念中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李宝莉在丈夫过世后,后半生都只为了儿子小宝而活,是一个伟大无私的母亲。
李宝莉虽没有什么文化,但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她之所以和其貌不扬的马学武结婚,便是因为马学武的高学历。正如李宝莉所说:“有文化的人智商高,这东西传宗接代,儿子也不得差。”因此,李宝莉一直怀着望子成龙的热望,对儿子严加管教,只知道过问儿子“作业做完了没”,却缺少关爱和交流。李宝莉深爱着儿子,然而她严厉的爱让儿子感到缺少温情,从而引起了儿子的反感。
小宝对李宝莉的疏远也是呈现阶段性特征,并且日益加剧的。小宝年幼时,时常目睹李宝莉对马学武种种的粗暴言行,对李宝莉很是反感;马学武离世后,李宝莉做起了“女扁担”,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更加缺少和小宝的相处与沟通,因而小宝只与爷爷奶奶亲密无间;而当小宝得知马学武自杀的真相后,对李宝莉更生出一种仇恨和敌意,以致更加疏远李宝莉,连话也不愿意和她说。
李宝莉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源于不被人理解。面对儿子的冷漠,她一如既往地包容和隐忍;当儿子终于出人头地时,却要恩将仇报、与她断绝关系,万念俱灰的李宝莉却并没有做过多的纠缠,而是选择了独自生活。
作为母亲,李宝莉是伟大的,她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儿子,却不求回报。为了儿子,她过了十年含辛茹苦的底层生活,也拒绝了建建的示爱,压抑着自己的情欲。然而,她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即便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丈夫和儿子都离开了她,她也并未怨天尤人,而是一如既往坚强地生活。小说中,李宝莉的母亲告诫她:“宝莉,我只给你一个字,那就是忍。”而后,李宝莉“把这个忍字牢牢地刻在了心上”。“忍”贯穿了李宝莉的一生,她的一生都在隐忍中度过,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既要忍受贫穷艰辛的生活,又要忍受亲人的疏远、背叛、不理解。因此,相比作为妻子的角色,李宝莉作为母亲这一角色是更为成功和伟大的。虽不是慈母,却更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三、作为女儿和儿媳:孝顺、善良
小说中,李宝莉父母和马学武父母的介入,都使得李宝莉的生活呈现出凌乱的状态。无论是作为女儿还是儿媳,李宝莉都是孝顺的。尤其是作为儿媳,在马学武死后,她任劳任怨,赡养公婆,即便遭到公婆的疏远和不理解,她仍选择包容和隐忍。
李宝莉作为一个孝女,可以从许多细节看出。如她大方地拿钱给父母打麻将,勤快地做家务并且以此为乐,将母亲视为人生榜样,将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拿给父亲看病并满怀愧疚等。李宝莉坚强隐忍性格的养成,与其母亲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小说中写道,李宝莉最佩服的人
就是母亲。李宝莉的母亲下岗后,在菜场卖鱼,堂堂正正做人,自食其力,这对李宝莉的影响最大。所以,当李宝莉阔绰的闺蜜万小景要接济和扶持她时,她坚持自食其力,并且对万小景这种寄生虫的生活方式感到鄙夷。
李宝莉与公婆的相处却十分艰难。马学武在世时,李宝莉刀子嘴豆腐心,时常以细微的举动展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孝顺,如将最松软的被子留给公婆用,将电视让给公婆看,为公婆准备早餐等。马学武离世后,李宝莉没有改嫁,对公婆不离不弃,把自己当“女扁担”挣来的辛苦钱全部交给公婆,还让公婆住大屋,自己住小屋。然而,李宝莉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并未得到公婆的承认,公婆不仅对她冷漠和蔑视,还将她视为外人。纵使万箭穿心,李宝莉还是用行动延续着自己一如既往的孝顺。
四、作为女人:坚强、淳朴
撇开由外在社会关系施加在李宝莉身上的妻子、母亲、女儿、儿媳等角色,李宝莉本质上还是一个女人。正所谓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李宝莉泼辣、勤劳、坚强、隐忍的个性都与武汉这座城市密不可分。李宝莉是一个典型的武汉女人。
小说中,万小景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也可谓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万小景与李宝莉虽是闺蜜,但二人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思想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李宝莉贫穷,万小景富裕;李宝莉自立自强,而万小景为了依靠丈夫过上富裕的日子,宁愿忍受丈夫的出轨和痛苦的婚姻,做一个寄生虫。在二人形象的强烈对比中,读者更能感受到李宝莉这个人物身上散发出来的万丈光芒。
小说末尾写李宝莉的“出走”,也更加彰显了其自立自强的人格。“如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其‘走’的意义大于结果。”小说结尾写到建建说“我晓得”,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开放式的结尾正如流动无尽的生活,同时也隐约描绘出李宝莉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好人必有好报”的理想。
张爱玲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人的一生必定要经历许多的坎坷和风雨,关键是以怎样的人生态度活下去。方方在附录中指出这篇小说的主旨——“人生有多少快乐、幸福和温暖,就会有多少辛苦、苦痛和残酷。”面对万箭穿心的人生,李宝莉一直靠着“忍”和“撑”活下去,并乐观地坚信这是“万丈光芒”。虽然李宝莉始终没有过上富裕、体面、幸福的生活,但这一人物形象所散发出来的万丈光芒,却是小说带给读者的最大启示。
参考文献:
[1]方方.万箭穿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2]杨坤道.丰富的市井——评方方小说《万箭穿心》的社会环境[J].语文建设,2012(3).
[3]喻琴.电影《万箭穿心》的社会学解读[J].电影文学,2014(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aa116e3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