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外文化交流

2022-12-26 06:39: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外文化交流》,欢迎阅读!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外,开通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外文化交流

摘要 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并积极

开展了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东汉时期对经营西域历经“三绝三通”,最终稳定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的开辟和对西域有效管理保证了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新局面的出现,使中国和西域各国文化获得巨大发展。

关键词 两汉通西域 丝绸之路 中外文化交流

正文 汉代的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即指天山南北,葱岭以东,后来西域

都护府统领的地区;广义所指除上述地区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整个世界。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后,中国与西域有了最初的直接交往。东汉经营西域,使中国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

(一)张骞出使西域

两汉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曲折波澜却又经久不断、生机一片。从中国方面看,这一大好局面的形成,首推张骞通西域之功。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率百人出使西域,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一行从西汉首都长安出发,刚到陇西,就被控制着河西走廊的匈奴人捕获,张骞被拘押十余年,后他侥幸逃出,向西跋涉,越过葱岭,到达大宛(位于今俄国费尔干纳一带),由那里再经过康居(约在今俄国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才终于到达了大月氏。但大月氏早已安居乐业,无意报复匈奴。张骞在大月氏逗留年余,毫无结果,只得踏上归程。归途中却又被南道小国捕送匈奴,扣留一年多,后来趁匈奴内乱才得以逃出。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随行者只剩下胡人堂邑父一人。张骞出使西域,即历史上有名的“张骞凿空”,正式开通了中国走向西域的道路。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未能达到联盟大月氏,共击匈奴的目地,却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有关西域地理、物产和人文风情等信息,了解到匈奴的一些内情,还听说了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掩蔡(在今咸海和里海之间)、安息(今伊朗)、条支(在今伊拉克)、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情况。同时也向西域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

后来张骞建议武帝联络乌孙,劝说乌孙东迁,回到河西故地,“断匈奴右臂”《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汉武帝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前115年,张骞率使团骑着骑乘,赶着大群牛羊,带着许多贵重礼品和丝绸再度出使西域。张骞使团有许多皇帝授权的副使,只要有路可走就派副使到其他国家去。这次张骞访问了乌孙,副使们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招徕各国人士。例如,安息就曾“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秆善眩人献于汉。《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

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开创了陆上丝绸之路。西汉时,通往西域的道路都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道,至疏勒会合。自疏勒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到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西域交通畅通以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瓜、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西域的音乐和舞蹈也接踵而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


也传到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以前,人们已经通过河西走廊来往于中原和西域之间。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扩大了交往的内容,包括政府间的聘使,公私商队的往返,宗教的巡礼,等等。这丰富了中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促成当时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在这里汇聚,此后的西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东汉经营西域

东汉经营西域,经历了“三绝三通”。一是王莽时(8AD——23AD)绝;明帝永平16年(73AD)班超通。二是章帝建初元年(76AD)迎还戊己校尉,罢伊吾屯兵;班超苦心经营近20年,于和帝永元六年(94AD)再通。三是安帝永初元年(107AD,诏罢都护;延光二年(123AD,班勇通。

期间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的一系列服务和活动,保证了陆路丝道的畅通,为进一步的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王早就想通使中国,可安息却为了垄断和中国的丝路贸易阻挠大秦和汉朝的直接交往。中国也想和大秦直接交往。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了波斯湾岸边,却被安息西界船人阻止,未能到达大秦。后来,大秦将目标转向海上,间接地与中国展开丝绸贸易。《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送给东汉皇帝。安息垄断丝路贸易的政策不仅促使大秦开辟海路直通中国,还促成了蚕种的西传。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国养蚕缫丝,织作丝绸的技术约3世纪时传到于阗(今新疆和田),并从这里向西传出去。蚕丝传到外国比较早,还在公元前4世纪,印度就已经有了“中国的成捆的丝”。但养蚕缫丝技术传到波斯和拜占庭,却已经是6世纪的事了,之后才又传到欧洲。

(三)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意义略见

丝绸之路不但有其当时的政治军事价值与意义,还其文化交流意义,而文化交流意义在现在看来越发重要和显见。它的文化交流意义可以通过几个显著的文化象征物窥见一斑。

1、纸。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因造纸受封龙亭侯,虽是侯爵中最低一级, 但也为今人所乐道。在造纸术传入该地域之前,印度的佛经写在树叶上,故称为贝叶经;欧洲人当时将羊皮做纸,也因之称着羊皮纸。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丝绸之路,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传播。人们在楼兰城遗址考古中发现了2世纪的纸,虽然中亚地区也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设备的证据,缺乏说服力。

2、井渠。西域地区沙漠密布,水是生命之源,各国的繁荣与水是脱不开关系的。天山与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很短时间内就会被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屯田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驻军使用在西域,并逐渐流传至更远的国家。早先西域地区坎儿井技术究竟是由中国还是波斯传入西域一直是件有争议的问题。不过井渠技术和穿井法被证实是由中国传向西方《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断绝水源的方式围困城市,可是在大宛城内已有汉人教会了大宛人凿井取水的方法,所以令大宛人得以坚持了很长时间。对于地处沙化边缘地区的人,掌握了井渠技术无异于为自己的生存环境提供了保障。直至今日,在我国新疆地区坎儿井依然服务于当地民众。

3丝绸。在这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上,丝绸与瓷器成为当时东方强盛文明的象征。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更使很多人以为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富饶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为荣耀,以家中使用中国瓷器为富有的象征。欧洲人把这种质地轻柔、色泽华丽的丝织物看作是神话中天堂里才有的东西。古希腊人干脆称中国为赛尔斯( Seres)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a7b7c86d4d8d15abe234e7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