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吆喝》》,欢迎阅读!

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吆喝》
莆田第十四中学 语文组 黄梅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词的读音、意义。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动人底蕴,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把握文章结构 2、体会语言方面的特点
3、体验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三、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吆喝声,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今天,我们听一听萧乾的《吆喝》,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
(二)欣赏原汁原味的吆喝,体验民俗风情
欣赏相声《卖布头》
(三)作者简介:萧乾:翻译家、作家、记者,选自《北京城杂忆》 (四)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注音
招徕(lái) 铁铉(xuàn) 囿于(yòu) 隔阂(hé) ....饽饽(bō bo) 秫秸(shú jiē)商贩(fàn) 吹嘘(xū) ......吆喝(yāo he)小钹(bó) 荸荠(bí qi) .....2、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招徕、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囿于、隔阂、吹嘘、吆喝、秫秸
(五)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写了吆喝?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将文中的过渡句画出来。 明确:1、一、引出吆喝(1—3段):弦乐——声乐
二、介绍吆喝(4—14段) (一)从早到晚的吆喝(4—9) (二)一年四季的吆喝(10)
时间顺序
(三)吆喝的内容、声调和音韵节奏(11—14段)
2、(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 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2段)
(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8段) (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10段) (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11段) (六)深层阅读
1、文本探究:早、晚、四季各写了哪些吆喝?重点写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提取信息,回答)
2、听一听老北京的吆喝。(播放幻灯片)
(七)速读第11—13段,思考:吆喝的方法有哪些?音韵节奏有 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学生思考,提取信息,回答)
(八)从文中众多的吆喝声中你体会到作者对北京的吆喝怀有怎样的感情?作者难忘的只是这诸多的叫卖声吗?
(思考、明确)作者抒发对老北京吆喝声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最后一段)
(九)大街小巷的叫卖声
在你的记忆里,什么样的叫卖吆喝声你最喜欢?给大伙学一学。 (学生模仿家乡的吆喝) (十)作业:试一试
我们的生活中也不时能听到吆喝声,只是有些显得过于简单粗糙,缺乏韵味。
你能否选择熟悉的事物,编写一段吆喝,最好能体现出“莆田味儿”。
(十一)板书设计:
吆 喝
萧 乾
器乐
吆喝 声乐:早晚、四季 广告
感情: 喜爱、怀念、惋惜
教学反思:采用圈点勾画、交流讨论,读写结合,情景体验 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对课文进行研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创造”,让学生整体动口说,动笔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9ef698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