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资料郑和下西洋

2023-01-31 09:09: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资料郑和下西洋》,欢迎阅读!
郑和,西洋,历史资料,下册,年级
郑和下西洋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上信中学 陈道锋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政治方面

加强边防

经过洪武时期的多次打击,蒙古人已经基本退出了漠南,对明朝边境并不构 直接威胁,有人认为永乐派郑和下西洋是为安定海外,使永乐没有后顾之忧,以利明朝专注防御北方之乱。

但此说不可能成立,因为当时海外诸国武力都不强,没有攻侵明朝海域之可能。

另有一说是,下西洋是为控制遗存在中南亚及印度北境之蒙古汗国。这也不可能,因在永乐年初,此国之可汗死亡,对明朝已没有威胁。

郑和七次下西洋,碰到三次战役,其一为帮助某一小国政权转换,一为某国想偷袭郑和船队,一为海盗集团,三者都是小战役(下篇会再详述)。有人依此


视为郑和下西洋有当“国际警察”之作用。但这些只是顺途发生事件,不可能是主要动机或目的。郑和碑文有言“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略者剿灭之,由是海清宁,番人仰赖者”,可证实此言。

皇位继承

燕王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名,最后攻下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朱允炆火烧皇宫,不知所踪。明成祖继位称帝,改年号为永乐,但对于建文帝失踪及其遗臣逃散各地可能仍有挂怀。明朝历史文献里,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没有被烧死,而逃亡海外之传言,甚至有说出家于二十年后,返北京之故事。所以,有人认为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的主因为寻找建文帝。但此种说法不一定成立,因为郑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么浩浩荡荡,建文帝若亡命海外,当可闻风而躲藏起来,大规模下西洋寻建文帝绝非有效之方法,而绝大多数学者已不相信此说,历史小说常常为了戏剧化,尚强调此可能。

明成祖夺得皇位时,明朝已经建立了三十年,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这场政变的影响。这时,中国广州等沿海大都市发展得十分繁荣。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另一方面,成祖也想利用对外的活动,展示自己的势力,并建立自己的声望。因此,远航的活动就势在必行了。

外交方面

西洋各国对于郑和庞大百艘巨舶及数万兵士,浩浩荡荡迫临其海域,当然会有小巫见大巫,战战兢兢之感。所以“扬威跃武”作为永乐派郑下西洋之主要目的之一是很可了解的,并被绝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

若只为海外展示国力,对明成祖有何大利益呢?何需花费么大的经费及军力呢?故“扬威跃武”不可能是永乐帝的“终极”目的

其实,郑和的宝船每次都载了许多宝物,送给每一个访国之国王,做为“礼物”并且许多国家也都派使者或皇帝本人,乘郑和宝船并带了其国之特产珍奇,返回明都进贡。这些外国使者来中国后,过些时间要郑和船送他们返,并带回更多的“礼物。所以永乐年间,海外朝贡国家由洪武帝年之几国,增至30余国其中满剌加(今马六甲)和浡泥(今北加里曼丹和文莱一带)两国与明朝的关系最为密切。永乐死后,下西洋事停止六、七年宣帝初年,希望有外国来朝贡,才有第七次之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9e8b618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