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体》,欢迎阅读!
不一样的刘慈欣
说到《三体》,是我在很久以前看到过的,当然,前提是我是一个骨灰级科幻迷,从科幻鼻祖儒勒凡尔纳的大作开始,直到阿西莫夫的经典,那一个个故事就像瑰丽的美景一般让我陶醉。我看三体的时候这本小说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火起来,刘慈欣也只是那个传说中的“计算机”工程师。
很小的时候我们大都喜欢看星星,那时伴随着星空出现的总是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特别是配合着那时候电视上天天播出的解密外星人,就连爷爷那样的老学究都会时不时给我说上一些这样那样的关于“天外来客”的故事,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便迷上了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长大,有时候是舒适惬意的,因为我可以用上以前总想用到的东西、做一些以往不能做的事、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权力。但是,丢掉的却也很多很多,灌输了太多他人认定的对错,随波逐流,不会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兴趣。这就是长大的烦恼,却也是我们融入成人世界的垫脚石。小时候听到最多的故事是关于伟大的科学家,在这种背景下孩提时代的我们理想大多是科学家,但树立这个理想却多半是实现不了的,在社会的条条框框中摸爬滚打,是必然将锋利的棱角磨得圆润。但是有一种人,他们虽然也在经受着社会对他们的磨砺,却不肯放下心中的执念,这种人,就是刘慈欣。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分,但是这百分之一的天分却是最重要的,没有这百分之一的天分即便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只是白费力气。初看《三体》大刘的文学功底就让我一脑门黑线,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是笔法这么生硬,故事这么粗糙(当时的版本前面有“文革”那一段)其实这些问题都在随后的版本中解决了,而且当时听说北大学生制作了一面“三体墙”所以心中对这部书的向往程度很高,所以才耐着性子看了下去。这一看,便深深的爱上了这本书,事件伊始便是各种科学家,从数学家,天文学家,现代物理学家等等不一而足,接着是离奇的事件,喜欢摄影的纳米材料研究科学家,离奇死亡的天体物理学家,丧妻颓废的现代物理学家,玩世不恭的数学家,最后还有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警察,这一切的一切,编织成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不得不说是了不起的天分。
硬科幻需要作家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这类作家一般都是从事近似自然科学的职业,一般创作出的科幻小说都是极有前瞻性的,譬如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就创造性地在没有潜艇的年代提出了潜艇的概念,甚至将潜艇的原理都描述出来了,并且和现代潜艇的非常相似,这几乎可以看作凡尔纳预言了潜艇的出现。因此,在一个硬科幻作品出炉的过程中,作品中的基本故事框架和逻辑体系啊是非常严密的,所以耗费的作家精神可想而知。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发展到近年,并没有出现硬科幻系列可以与外国分庭抗礼的这样一位大家,直到刘慈欣的出现。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自是不必言说,从我们到的电影中制作最大的往往都是科幻片这一点来说就可见一斑。外星人这个题材在现代其实已经是一个被用烂了的题材,但是三体中却从一个新的高度阐述了这个宇宙。
《三体二黑暗森林》这本书的主人公罗辑便是宇宙版达尔文进化论——宇宙社会学的开创者,至此,这种在哲学上称为卢瑟型社会的残酷学说,极高的交易成本和极大的资源浪费,在这种基调下的宇宙必然是如同第三部《三体三死神永生》里描述的那样,三体与地球的斗争,歌者举手间毁灭两个文明,还有黑暗森林效应衍生到极致的残酷宇宙生存游戏,最后面临的竟是侮辱你生还的局面,但是却留有一线生机。这本书的观看途中,充斥我内心的便一直是那想也想不通猜也猜不透的宇宙。
作为一部小说的《三体》,并不是一部足够好的作品。这种镜框式的叙事结构在这部小
说中,镜框反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叶文洁经历的插叙事实上并不适合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这便是其结构上最大的败笔。此外,刘慈欣作品一贯疲弱无力的人物塑造,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善。与《球状闪电》类似,刘慈欣在《三体》中选择的叙事人是汪淼,而这个叙事人仅仅提供了一双眼睛——一个视点,在叙事中的作用并不比一个RPG游戏的主角更重要,这个视角无疑是精心选择的,因为刘慈欣的本意,从来都不是要塑造人物,因为他的科幻构思太过宏大,留给人物的地方本来就不多。然而这个视角事实上也存在问题,部分章节,尤其是插叙章节,明显可以看出视角转换的不流畅。在另一方面,小说中采用的文本拼贴的写作方式,运用的还不够纯熟,无疑“三体”游戏的有关章节和红岸基地解密文件的章节中,这种拼贴的方式是十分有趣和有效的,然而其他章节并未能很好地将这种手法统一。
三个质量相同或相近的物体,会在引力作用下进行着无规律、永不重复的复杂运动。《三体》那本书里,半人马座的三颗星,就是“三体运动”中的“三体”,三颗恒星的光和热蕴育了一种智慧生命。
只是,太阳有3颗,是件麻烦事儿——有时太热,有时又太冷。那里的人把太阳正常的时期叫恒纪元,其他都是乱纪元。乱纪元时候,休眠;恒纪元的时候,才能繁衍生息,文明才能发展。经常地,当预言师拿出一份万年历,认为一段长期的恒纪元即将开始时,居民刚刚结束休眠,乱纪元却忽然出现,文明毁灭于大火或冰冻中。前191次被毁灭的文明都试图找到一份准确的万年历,直到第192次被毁灭的文明时,人们才终于明白了三体问题不可解,他们确定了自己的新目标:飞向宇宙,寻找新家园。之后,他们接到了一份来自地球的信息:“我的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你们的力量来介入”。 大刘这本《三体》,写的是3个太阳底下艰难生存的外星人吗?我觉得不是——那些外星人,其实从未出现在这本小说中,他们只是发了些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信息到地球上。 然后,作者就写了生活在外星人阴影下的人类。
第一个与外星人进行通讯的人——女工程师叶文洁,妹妹和父亲都死于文革,母亲疯了,自己总算因为机缘进了大山里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保了条性命,却可能一辈子走不出那座大山,只能作为那里政治地位很低的技术人员。于是,她给外星人发送信息,请求拯救。 亿万富翁伊文思,信奉“物种共产主义”,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种,生来平等”用自己的钱,筹建了迎接三体人到来的地球人“三体舰队”。
三体人未到,只有一小束携带讯息的电波传来,地球上已经有了“三体叛军”,而且,整个三体叛军分为了3派。
“降临派”,对人类本性已彻底绝望,期待着文明的降临,他们说,“我们不知道外星文明是什么样子,但知道人类”。
“拯救派”,对三体文明抱着宗教似的向往与崇拜。
“幸存派”,希望现在为三体侵略者服务,自己的子孙就能幸存下来。 仅仅是人类的悲哀吗?不全是。
读大刘,从《带上你的眼睛》始,经《地火》、《流浪地球》到《三体》,悲剧从一个人、一个群体,到全人类,而这一次,甚至有了更深的悲哀——关于文明。
恶劣的生存条件,铸就了三体文明的冷静与麻木,如书中所言,“恐惧、悲伤、幸福、美感等等,都是三体文明所极力避免和消除的,因为它们会导致个体和社会在精神上的脆弱,不利于在这个世界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而对地球,他们准备躲在暗处,“使他们的社会在绝望和恐惧之中堕落、崩溃。”
确实,三体人几乎成功了,除了大刘安排在文章里的一个角色——大史。
与那些精英分子不同,大史是个粗俗、没读过几年书、吃爆肚、喝啤酒的警察,却往往靠着本能发现很多事情——外星人的信息说,“你们是虫子”,精英们都沮丧了,直到大史告诉那
些精英们:虫子从来就没有真正被战胜过。
在那些时刻,大史这类粗人,俨然是文明的希望。
忽然想起,有人写家乡的老农,不会什么诗文,看着自己的庄稼,却能说出最打动人心的赞美话。那背后,是被遗忘许久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去考虑生命意义这种抽象的东西,只是踏踏实实活着,不管有没有外星人躲在暗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8d57a04a58da0116d1749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