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全册数学课程标准.doc

2022-03-21 20:08: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全册数学课程标准.doc》,欢迎阅读!
册数,人教,学期,年级,课程


人教版数学年级下学期全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适用年级 学生、教 及其他资 背景



课程类型

年级

总课时

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67课时左右 设计日期

2012.2. 7

从学生方面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能从己有的知识和 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 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 i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学习内容看:木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K方体和正方体, 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

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 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 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是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 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贵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 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 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 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实施内容 图形的变换 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课时安排 4课时左右 6课时左右 2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2课时左右 2课时 2课时 7课时 1课时 1课时 4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2课时左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粉刷围墙 分数的意义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统计 打电话 数学广角 总复习

4课时左右 4课时左右 2课时左右 1课时 2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2课时左右 3课时 1课时 2课时 4课时

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㈢实施对策

1 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 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 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与内在动机。

(一)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 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2. 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3 .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4. 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数学小论文。 5. 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 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岛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砚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

最、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 和提

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 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3. 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 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8aad1d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f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