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万重山漫想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过万重山漫想】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
2、能力目标:学XX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之一—寻找关键语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本文纵横古今的气韵之美。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 2、结合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点拨式教学 学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峡是名闻遐迩的胜地。那里山势险峻,江流湍急,礁滩接踵,峰插云天。美丽壮观的景色总能让人神采飞扬,神思飞越,这或许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三峡的原因。古今中外,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曾为三峡的美景所折服,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李白就曾用一首《朝辞白帝城》表达自己遇赦归是的欣喜欢快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面对三峡奇景,又有怎样的感受。(板书课题)
文章不用“三峡”而取“万重山”之意,目的是突出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漫想”是随意、不受约束的畅想。
二、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
1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并画线。 2生自读第1、2自然段,概括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明确:景物特点:雄、险、奇。
(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2面对这些雄奇的景色,作者的有什么样的反映? (“头脑里一无所有”——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明确:触景生情,即景生思。这些神奇的景物犹如投进作者心中的石块,“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作者的思绪潮水般喷涌而出,联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设问句)
3接下来,作者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文章的哪几个部分是围绕“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展开的?分别提到了哪些内容?
明确:5—9自然段。
(1)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时间(比春秋战国还要早一些)
(2)使用的工具。(独木船:陋)
(3)他遇到的一些什么样的外界压力?(见课文,压力大)
(4)第一个穿过山峡的人是怎样想的呢?(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意志坚定)
4想到这里,作者的思绪是否停滞不前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是。“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飞到了两三百XX前。 “人类的历史。。。翎毛”。这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生动。“人类的历史”,说明了思路过渡的方向。
作者联想到两三百XX前的许许多多的“第一个”。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作者通过相似联想而展开思维,因为所有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具有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相似的特点:他们都面临前人未开发的未知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拥有前人未有的勇气和信念。这样,作者的思路从一个具体的人扩散,上升到一个层面,一个涵盖了历史的哲理,歌颂了这种不畏艰难的首创精神。
5写到这里,文章似乎应该结束了,作者却并未停笔,而是任思绪继续延展到千百年后。今天是对过去的超越,而未来必然是对今天的超越,因此,未来的人必将“崇敬我们的精神”。至此,作者完成了他丰富的联想。
6齐读最后一部分。思考: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明确:用景物描写及作者的心理活动结束。
作用:(1)首尾呼应,对照鲜明。由壮丽雄奇之景而引发联想,用恬静淡雅之景而出境。(2)自由飞翔的沙鸥衬托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7最后一段中的喜悦意指什么?
明确:(1)是穿过三峡,游览美景的喜悦。(2)是思接千载的喜悦。 8点出作者漫想的线索。
明确:现在-过去-远古-未来-现在
小结:全文结构紧密,思路清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放开视野,在现实与想象中自由驰骋,纵贯古今,气势非凡,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作业:1思考:“三峡”一词在文中出现几次?分别有什么涵义? 2完成《E点高考》上的练习。 板书设计:
游三峡生联想雄、险、奇现在 时间:早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工具: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7ccdcfd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