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疆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2022-07-15 09:54:5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新疆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欢迎阅读!
新疆,试卷,生物,高考,2021
2021年新疆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1. 下列与人体内血红蛋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在红细胞中开启,而在其他细胞中关闭 B. 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受阻,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异常血红蛋白不具有与O2结合的能力 D. 血红蛋白结构是否异常,可利用其与双缩脲试剂的颜色反应来鉴定

2.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英美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

这些研究对于许多疾病来说至关重要。例如,在肿瘤中,氧气调节机制被用来刺激血管的形成和重塑代谢,以有效地增殖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时肿瘤细胞可将丙酮酸分解为乳酸来获得能量 B. 有氧呼吸时肿瘤细胞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不同 C. 血管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有基因由关闭状态转为活跃状态 D. 细胞的氧感知和适应机制的实现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3.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内外K+Na+的分布和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 B. 兴奋状态时,神经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外

C. 由静息状态转为兴奋状态时,神经细胞吸收K+需要消耗ATP D. 由兴奋状态转为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排出Na+不消耗ATP

4.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各种基因的相对位置(如图1)。当X染色体上的

一个片段重复时果蝇会由野生型复眼突变形成突变型棒眼(如图2),纯合长翅果蝇幼虫经37℃处理后发自成残翅果蝇(如图3)。下列说法与研究成果不符的是(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是等位基因 C. 棒眼突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环境可影响基因的表达

100%)、频度F%)(某5. 对某地有机麦田中主要杂草的相对多度U%)(某个种的株数/全邰种的总株数×

100% 个种出现的样方数/所有调查的样方数×和种群密度D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项目 U% F% D(株/m2

硬草 45.2 70.6 120.4

猪秧秧 74.6 87.7 38.5

养菜 48.3 72.9 13.5

波斯婆婆纳 36.9 55.7 17.8

牛繁缕 15.4 18.3 19.5

大巢菜 11.8 28.6 5.8

A. 调查结果表明猪秧秧丰富度明显大于其它杂草丰富度

B. 麦田中的杂草和小麦因竞争而常表现出相互抑制现象

C. 去除麦田杂草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调查该麦田主要杂草UFD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1页,共10


6.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在情绪应激体液免疫调节(情绪应激能影响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建立了

空瓶刺激诱发情绪应激的动物模型,实验如表,这样连续处理两周后对所有动物进行相应处理,测定相关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空瓶刺激前处理

定时用瓶喂水

18天免疫处理

训练

分组处理

60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成年大鼠均分为3

10

饲养一周(适应期)

从免疫当天开始的358只给

情绪应

空瓶

激组



ES

激,不喂给每只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卵清

水诱蛋白的缓冲液

发其情绪应激30分钟

生理应激组 PS 一直

对照组

定时

C

喂水

A. 缓冲液中的卵清蛋白和磷酸均能引起免疫应答 B. PS组的处理为:不给空瓶刺激、定时喂水 C. ES组大鼠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高于C D. PS组大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低于C

7. 小球藻是研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常用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将三种小球藻置于光照、CO2浓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得其净光合速率如图1所示。



①小球藻捕获光能的物质有叶绿素和 ______ 写出一种验证其所含捕获光能物质种类的实验思路: ______ ②由图可知,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大,三种小球藻的净光合速率的差距也随之增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2页,共10


______

2)为研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的动力,科学设计了如图2实验:首先人为创设类囊体内外pH梯度,之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发现随着类囊体内外pH梯度的消失有ATP形成。实验结果表明类囊体转运H+的方向是 ______ ,推测类囊体在光反应过程中合成ATP的动力来自于 ______

8. 在大豆与玉米间作的地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以大豆和玉米根为食,地

上害虫东亚飞蝗、粘虫、蚜虫等以大豆与玉米叶为食,玉米螟、条螟等以玉米叶为食,豆天蛾、造桥虫、象鼻虫、食心虫等以大豆叶、荚为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的数量特征看,人工种植的大豆和玉米种群数量因 ______ 而保持相对稳定,同一地块的玉米因水肥供应的差异而表现为高矮不一 ______ (填“是“或“不是”)分层现象。

2)根瘤菌与大豆 ______ 的种间关系提高了土壤肥力,将大豆与玉米间作使群落的 ______ 结构更为复杂,从而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增加了农田单位面积的产量。

3)害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4)某种食虫鸟以该地块上的害虫为食,若该地块上的玉米和大豆固定的太阳能为a千焦,则食虫鸟获得的能最多是 ______ 千焦。

9. 新冠病毒(2019-nCoV)是单链RNA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人体感染2019-nCoV后,会发生一

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nCoV主要侵染人的肺部细胞。nCoV侵染肺细胞时,通过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肺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肺细胞膜内陷并包裹病毒颗粒,将病毒“请进”细胞内,说明nCoV进入肺细胞的方式 ______ 。病毒颗粒进入肺细胞后,由 ______ (填细胞器名称)帮助溶解病毒的囊膜和结构蛋白,从而释放出病毒RNA

2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这些患者内环境的 ______ ______ 等方面的稳态已敲破坏,这说明内环境稳态是 ______ 的必要条件。 3新冠肺炎的症状主要以发热、乏力、干咳为表现。据此推测.患者体内一方面 ______ 等激索分泌量增多,导致代谢加快;另一方面, ______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能力有限,难以维持正常体温。

4)发炎就是病毒感染了正常的细胞,细胞在人体免疫机制下,激发了免疫应答。此过程体现了人体免疫的 ______ 功能,在病毒的刺激下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最后需经 ______ 细胞来清除。

10. 大豆有紫花和白花、茎叶茸毛棕色和灰色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另有一对基因C/c控制茸毛

的有无。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紫花棕毛×紫花无毛→9紫花棕毛:3紫花灰毛:3白花棕毛:1白花灰毛 实验二:白花棕毛×紫花灰毛→3紫花棕毛:1紫花无毛:3白花棕毛:1白花无毛 实验三:紫花棕毛×白花无毛→1紫花棕毛:1紫花灰毛:1白花棕毛:1白花灰毛

1)由实验结果可知:三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是 ______ ,且A/aB/b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 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二白花棕毛与紫花灰毛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 ,实验一和实验三的F1白花灰毛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______ 。如让实验三F1中的紫花棕毛个体自交,则F2中白花无毛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______ 3)已知绿茎幼苗的大豆成熟后开白化,紫茎幼苗的大豆成熟后开紫花,若要探究大豆茎色与花色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让纯合绿茎大豆与纯合紫茎大豆朵交得F1F1自交得F2,如F2中出现 ______ ,则可判断大豆茎色与花色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1. 为提高作物产量,种植业往往使用大量的氮素化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易造成环境污染。自生固氮菌营独

立生活,为改变这种现状带来了希望。某科研小组利用下面的培养基尝试从土壤中分离固氮能力强的自生固氮

3页,共10


菌,以便生产菌肥替代传统化肥。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配方表: 成分 用量

葡萄糖 10g

KH2PO4 0.2g

MgSO4 0.2g

NaCl 0.2g

CaSO4 0.2g

CaSO3 5g

琼脂 3.5g

蒸馏水 1L

1)配制培养基时,按配方表称量、溶化、定容后需经 ______ 法灭菌后再倒平板。此培养基能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原因是 ______

2)为分离纯化自生固氮菌及观察自生固氮菌的菌落特征,需将土样经 ______ 后,用灭菌后的 ______ (填接种工具名称)采用 ______ 将菌液接种到平板上培养。

3)已知固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为检测分离得到的自生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可将固氮菌细胞破碎后采用 ______ 法分离出固氮酶,该方法的优点是 ______ 4研究发现,土壤中碳含量降低,碳氮比低于401时,固氮菌的固氮作用迅速停止。因此纯化后制作优良菌肥最好与 ______ (填“氮肥”“磷肥”“钾肥”或“有机肥”)配合施用。

12. 随着基因工程的逐步发展,原本只有在神话中才可以看到的“绿叶变鲜花”的情形,现在可以在现实中得以实

现。科学家发现植物负责花瓣生成的基因,并利用该基因来改造叶片中的基因,可以随意把花卉变成不同的漂亮式样。对花卉植物实施改造的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需要使用的工具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2)如果负责花瓣生成基因的首尾两端段核苷酸序列已知,则可采用图中 ______ 途径获取目的基因,该途径获取的目的基因在基因结构上与图中 ______ 文库中的目的基因相同。

3)步骤G设计与构建是关键。欲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最好选用 ______ 作为载体,原因是 ______ 要实现绿叶变花瓣,还须用叶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的 ______ 替换负责花瓣生成基因的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

4)在步骤H中,借将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组织培养才能获得转基因植株。此过程需先将受体细胞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以诱导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脱分化的实质是 ______



4页,共10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在红细胞中开启,而在其他细胞中关闭,A正确;

B、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红细胞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更多的进入红细胞,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B错误;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异常血红蛋白具有与O2结合的能力,但结合能力下降,C错误;

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可检测是否存在蛋白质,不能检测血红蛋白结构是否异常,D错误。 故选:A

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可检测是否存在蛋白质。

本题考查与血红蛋白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解:A肿瘤细胞无氧呼吸中丙酮酸分解为乳酸时,丙酮酸中的能量转移到乳酸中,故该阶段不释放能量,A错误;

B、有氧呼吸时肿瘤细胞消耗氧气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正确; C、血管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故有基因由关闭状态转为活跃状态,C正确; D、细胞在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D正确。 故选:A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 实质 联系

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O2和酶 CO2H2O 大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C2H5OHCO2或乳酸 少量能量



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和细胞的呼吸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与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不同阶段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C



【解析】解:A、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外K+浓度仍低于细胞内,A错误; 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Na+浓度仍低于细胞外,B错误;

C、由静息状态转为兴奋状态时,神经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C正确; D、由兴奋状态转为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排出Na+是主动运输,消耗ATPD错误。 故选:C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5页,共10


4.【答案】B

【解析】解:A、图1中的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该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错误;

B、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B正确;

C、据题干可知,棒眼突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错误;

D、环境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表现型是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的,D错误。 故选:B

1、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由于X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XY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发生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猪秧秧是一种生物,没有丰富度这一特点,A错误; B麦田中的杂草和小麦是竞争关系,杂草和小麦之间在竞争空间和阳光的资源,能力相当,所以表现为相互抑制,B正确;

C、去除麦田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适合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实验,D错误。 故选:B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样方法常用于计算植物运动量非常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3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实验方法为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4、竞争的结果有两种可能:①生存能力相差较大,结果一个占优势,一方处于劣势,导致一方生存,一方可能消失;②生存能力相差不大,常表现为相互抑制的现象。

本题考查了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从题目所给的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解:A、缓冲液中只有卵清蛋白能引起免疫应答,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生理应激组(PS)的处理应是给空瓶刺激并定时喂水,B错误; C、由于ES组大鼠会产生情绪应激,因此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高于C组,C正确;

DPS组大鼠的饮水量等于ES组大鼠饮水量,因此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与C组相同,D错误。 故选:C

表格分析:本实验为探究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在情绪应激体液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实验自变量为不同的处理措施,根据情绪应激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情况,确定生理应激组的处理应是给空瓶刺激并定时喂水。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实验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7.【答案】类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叶黄素) 用无水乙醇(有机溶剂)提取小球藻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色素带的条数(及颜色) 不同小球藻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不同 从类囊体内转运到类囊体外 H+浓度梯度势能(或“H+浓度梯度”或“H+浓度差”)



【解析】解:(1)①捕获光能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要验证捕获光能的色素,可通过纸层析法根据条带的位置及颜色进行判断,具体的思路为用无水乙醇(有机溶剂)提取小球藻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色素带的条数(及颜色)。

6页,共10


NaHCO3溶液能为小球藻提供CO2的原料,除了本身的CO2浓度可影响小球藻的光合速率外,造成三种小球藻净光合速率的差距增大的的原因还有小球藻本身所含有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不同等等。 2)由图可知,类囊体pH4,外界溶液pH8,当类囊体内外pH梯度的消失有ATP形成,说明ATP的合成需要伴随H+运输进入外界溶液,即从类囊体内转运到类囊体外,说明ATP合成的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势能。 故答案为:

用无水乙醇1①类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叶黄素)(有机溶剂)提取小球藻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观察色素带的条数(及颜色)

②不同小球藻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不同

2)从类囊体内转运到类囊体外 H+浓度梯度势能(或“H+浓度梯度”或“H+浓度差”)

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内因主要是光合色素的含量以及酶的含量及活性等。

2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H],同时释放氧气,ATP[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有关的因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答案】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或种植的大豆和玉米无新个体产生) 不是 互利共生 垂直和水平 消费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0.04a



【解析】解:(1)从种群的数量特征看,人工种植的大豆和玉米种群数量因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而保持相对稳定。同一地块的玉米是同一物种,因水肥供应的差异而表现为高矮不一不是分层现象。

2)根瘤菌与大豆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提高了土壤肥力,将大豆与玉米间作使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更为复杂,从而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增加了农田单位面积的产量。

3)害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0%=0.2a千焦,某种食虫4)该地块上的玉米和大豆固定的太阳能为a千焦,该地块上害虫获得的能量最多是

20%=0.04a千焦。 鸟以该地块上的害虫为食,则食虫鸟获得的能量最多是0.2a×

故答案为:

1)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或种植的大豆和玉米无新个体产生) 不是 2)互利共生 垂直和水平

3)消费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0.04a

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9.【答案】胞吞 溶酶体 理化性质 化学成分 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 防卫 吞噬



【解析】解:(1nCoV侵染肺细胞时,通过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肺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肺细胞膜内陷并包裹病毒颗粒,将病毒“请进”细胞内,说明nCoV进入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病毒颗粒进入肺细胞后,由溶酶体溶解病毒的囊膜和结构蛋白,从而释放出病毒RNA

2)新冠患者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稳态已破坏,因此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新冠患者发热是因为在淋巴因子刺激下,引起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活动增强,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4)发炎就是病毒感染了正常的细胞,激发了免疫应答,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最后需经吞噬细胞来清除。

7页,共10


故答案为:

1)胞吞 溶酶体

2)理化性质 化学成分 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 4)防卫 吞噬

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2、体温恒定调节: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免疫调节、水盐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0.【答案】紫花、棕毛、有毛 aaBBCcAabbCc 1 16 绿茎紫花和紫茎白花

【解析】解:1从实验一中可以看出紫花为显性性状。实验一中9331的规律符合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从实验一中只看一对棕毛和灰毛为(9+3):(3+1=31可得棕毛为显性。实验一,实验三的亲本均为棕毛与无毛交配。结果均为有茸毛的子代,可得有茸毛为显性。

2)亲代白花棕毛和紫花灰毛(实验二)。因子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可以看出,B/bC/c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此可得出,实验二亲本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实验一中F1白花灰毛为aabbCc,实验三中白花灰毛为aabbCc因此两者相同的概率为1.实验三紫花棕毛为AaBbCcB-Cb-c在一条染色体上,可产生的配子ABCAbcaBCabc。自由组合可知白花无毛(aabbcc)的概率为16

3)设用D/d基因表示茎色基因,纯合绿茎大豆与纯合紫茎大豆杂交得F1,则F1的基因型为AaDdF1自交,若后代出现亲本不存在的性状即绿茎开紫花,紫茎开白花,这样就可证明两基因不是由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可以自由组合。 故答案为:

1)紫花、棕毛、有毛 2aaBBCcAabbCc 1100%16

3)绿茎紫花和紫茎白花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

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

8页,共10

1

1

1


组合定律的知识,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与1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关系推测两对相对性状是否独立遗传。 答案】高压蒸汽灭菌 该培养基无氮源,只有固氮菌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梯度稀释 接种环 平板划线法 11.

既能分离出固氮酶,又不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而保持其活性 有机肥



【解析】解:(1)配制培养基时,按配方表称量、溶化、定容后需经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后再倒平板。此培养基能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原因是该培养基无氮源,只有固氮菌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2)为分离纯化自生固氮菌及观察自生固氮菌的菌落特征,需将土样经梯度稀释后,用灭菌后的接种环采用平板划线法将菌液接种到平板上培养。

3)已知固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为检测分离得到的自生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可将固氮菌细胞破碎后采用盐析法分离出固氮酶,盐析法不会改变蛋白质的形状,故该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分离出固氮酶,又不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而保持其活。

4研究发现,土壤中碳含量降低,碳氮比低于401时,固氮菌的固氮作用迅速停止。因此纯化后制作的优良菌肥最好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这是因为有机肥种含有丰富的碳源,能够保证土壤中的碳氮比。 故答案为:

1)高压蒸汽灭菌 该培养基无氮源,只有固氮菌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2)梯度稀释 接种环 平板划线法

3)盐析 既能分离出固氮酶,又不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而保持其活性 4)有机肥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12.【答案】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双链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PCR C (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 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 启动子 使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解析】解:(1A是将DNA分子切割形成一定大小的DNA片段的过程,该过程需要使用的工具是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识别双链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2)如果负责花瓣生成基因的首尾两端段核苷酸序列已知,则可以据此合成引物,进而采用图中PCR途径获取目的基因;该途径获取的目的基因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等,在基因结构上与基因组文库(即图中C文库)中的目的基因相同。

3)由于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因此欲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最好选用Ti质粒作为载体;要实现绿叶变花瓣,还须用叶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替换负责花瓣生成基因的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

4)脱分化的实质是使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故答案为:

1)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双链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2PCR C

3)(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 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 启动

9页,共10




4)使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分析题图:图中是对花卉植物实施改造的流程图,其中A表示用限制酶将DNA切割形成一定大小的DNA片段,B表示构建基因文库;C为基因组文库;DcDNAE表示构建基因文库;F为部分基因文库;G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H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页,共1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7640a35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