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科竞赛

2022-03-21 08:42: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学科竞赛》,欢迎阅读!
竞赛,学科,年级
江西广电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1、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10分) 年级语文竞赛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2.《回乡偶书》和《咏柳》都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写的。(

3、“每逢佳节倍思亲”和“低头思故乡”都是写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 4、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杜甫因他的诗享有“诗史”之称,故被称为“诗仙”。(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是指中秋节。( 7、《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王维写的。( 8、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二、把下面的诗题诗句与作者用线连起来。

《春 日》 叶绍翁 儿童相见不相识 《饮湖上初晴后雨》 贺知章 萧萧梧叶送寒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淡妆浓抹总相宜 《回乡偶书》 万紫千红总是春 《夜书所见》 孤帆远影碧空尽 三、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

写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夏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思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长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描述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4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青白在人间。 5、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 __________

2、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3 》。

4

_________

5、一位老人做寿时门贴一幅对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过一个春秋。”对联里 藏着老人的年龄,他有_____ 岁。

6、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那些具有终身默默奉献精神 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

7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____ 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_____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______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8、唐代诗人 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 ”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9、《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


描写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这首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_。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2、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A.郭沫若 B、艾 C、郁达夫 D、朱自清 3东坡居士指的是:( )。

A、苏洵 B、范仲淹 C、苏小妹 D、苏轼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由哪位民族英雄所写:(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5、下面四首古诗中,有描写色彩句子的是:( )。

A、《山行》 B、《早发白帝城》 C、《题西林壁》

6.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是指( )

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3、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八、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吗?它属于哪个省?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12分)

(1) 故人西辞 __________ ,烟花三月下扬州。 ( ) (2) 不识 __________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3) 朝辞 __________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__________ 无故人。 ( ) (5) __________ 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 (6) __________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 九、选择题

1、下面不是词牌名的一个是(

A、菩萨蛮 B、卜算子 C、忆江南 D、长歌行

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 ( )

1)红色 2)花 3)树叶

7 “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10、“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十、 文言文赏析.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食马者 2)力不足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概括前两个段落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73756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