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职业良心

2023-04-23 02:20: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教师的职业良心》,欢迎阅读!
良心,教师,职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论教师的职业良心

良心无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个体的道德生活都有极大的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所在。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一、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 ) 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育良心,它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其形成受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也受自身修养的制约。 教师的职业良心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内涵,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 1“克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 “克尽职守” 内涵主有两点。一是从职业规范方面来讲,指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比如,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二是教育效果来讲,职业良心要求教师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 2“自觉工作的要求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首先,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的。比如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的工作还应当与家长、社区等方面建立教育联系。怎样做才算践行了使命,我们无法有明确的界定。又比如,“教”无止境。除了基本工作之外,怎样才算完成了教师的任务,也完全由教师主观决定。其次,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性和自由性。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慎独”的美德在教师的工作中尤为重要。 3“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成长负责。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上。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理解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 4“团结执教”也是教师良心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效果的取得是集体性的。学生的人格成长、学生的知识及心智水平的提高都是教师群体合力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同侪关系不仅是一般的同事关系,而且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教师同事关系方面的良心不是一般人际关系方面的良心,而是职业良心的直接构成部分。 教师良心的上述四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同事之间的道德关系。这四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 ( ) 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 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 有这样两个主要的特点: 1、层次性高 所谓层次性高,是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 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的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具体表现是,第一,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第二,教育心的调整范围广泛, 要求较高。比如着装, 社会人士可以着时装, 而教师的服装却必须庄重、大方,相对保守,才不至于影响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教师也是普通人,但职业良心却时时提醒教师为人师表所必须注意的较高修养要求。这是教师良心的重要特质。 2 教育性强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所谓教育性强,是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是看良心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比如,教师面对非常顽皮的学生容易产生惩罚的念头。有的教师还会 “凭良心”采取那种饮鸩止渴的体罚的方式。 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的意义 任何职业良心的意义都主要体现在对职业以及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主体自身的价值两个方面。教师的职业良心也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维度。 ( ) 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控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在实际教育过程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检察权”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 “鉴定权”。教师的劳动具有“良心活”的特点。即:干多干少,认真还是勉强地完成任务,只有天知、地知。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对教师的调控、教育工作的质量能够起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此外,心也会使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格,对学生本身有教育意义。 ( ) 教师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 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的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仍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 “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教师良心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整体意义上的教育良心是如何形成的 ( 它是社会生活、教育工作中道德关系的反映等等) 一是教师个人是如何形成自己的职业良心的。这里我们主要着眼于后一个角度。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这一影响的最直接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生活对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社会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克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有利于教师形成其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二) 教师的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的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的同侪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德的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教育社会研究表明,新教师在任教数月后,教育态度与任教学校同事的相似性便已大于与受教学校教师的相似性。教学校显然是比受教学校更具重要影响的教师职业社会机构。教学校的校长、同事形成的教师群体的职业亚文化与教师职业社会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十分重要。 (三) 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意义必须在教育对象身上才能获得。所以学生的尊敬、赞扬或蔑视、批评对教师的道德行为会起非常大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的长久影响最终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善于修养的教师肯定会以 “学生”为鉴。此外,从较为自觉的层面上说,直接或间接的师德教育也是社会生活对个体教育良心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了自修,自觉接受有关部门提供的师德教育也是教师良心修养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的职前培训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实际体验的机会,是教育良心养成的一个重要的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717ac9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