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河大合唱》,欢迎阅读!

黄河大合唱
教学课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聆听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进而
理解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 聆听并分析这部声乐套曲各个乐章的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这部声乐套曲的主题思想;理解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器材: 音频 电脑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欣赏视频《黄河大河唱》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黄河大合唱》共有几个乐章构成? • 《黄河大合唱》全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黄河大合唱》每个乐章的表现形式、乐曲结构、艺术形象、思想内容分别是怎样的? 三.乐章解析:
《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使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个乐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
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即使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个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第二乐章的《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这个乐章由三个乐段构成。
开始乐队奏出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引子,这就是这个乐章的主题,显示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接下,男中音唱出了内心热情的赞美。这里唱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和曲折婉转,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幅员辽阔。
第二段从“啊、黄河”开始,进入一个热情澎湃的音乐段落,象征着我们民族的伟大、坚强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接着又来了一个“啊、黄河”。这是一个激情的甩腔,音乐上更加热情昂扬。似乎在说,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誓与外敌斗争到底。此时音乐到达高潮。 跟进来的第三个“啊、黄河”使音乐进入第三乐段,这时音乐变成4/4拍,气息宽广,像黄河一样,一泻千里、浩瀚无比的篇章。这个章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将黄河形象地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所以,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个配乐诗朗诵。原来是由三弦伴奏,后来改为由琵琶伴奏。这个乐章,冼星海吸取了《义勇军实行曲》、《满江红》的音调素材,讲述了民族的灾难,也歌颂了民族的英雄,是诗人进一步对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黄河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将面临一场劫难。
第四乐章是《黄水谣》,二部合唱。这是一首新型“民谣体”的三段体歌曲,其曲调非常优美动人,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段体现出黄河两岸人民安宁、平静的生活,音乐十分流畅,也显得十分祥和。中段情绪急转直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这个段表现日寇入侵中国,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三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在情感上则变得压抑和悲凉。这个乐章是全曲中的一个转折点,整个作品的悲剧性和戏剧的矛盾就此展开。
第五乐章是《河边对口曲》,是一个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采用了乐段反复的民间音乐结构形式,音乐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采用锣鼓伴奏的方法。整个乐章是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这里作者借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全国广大流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引出合唱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曲调简朴、感情深厚的女声独唱。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的哀怨。这个段是一个绝望的妇女的内心独白。这个妇女的丈夫流离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儿子也被日本鬼子杀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给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母亲怀抱自杀而死,满怀阶级仇,民族恨,对敌人的残暴兽行发出了强烈的控诉,滴滴血泪汇入滚滚黄河怒涛。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构思,就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实行曲体的轮唱曲,它以跃动的、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构成它的音调特征。艺术形象非常鲜明、生动、有力表现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无论是在抗日的前线,在敌人后方,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巨浪,犹如黄河怒涛在咆哮,后浪推前浪,此起彼伏,越来越高涨。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表现出抗日的力量持续发展壮大犹如千军万马势不可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一个混声合唱歌曲,它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也像是一个回顾,用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描述了全民抗战的战争态势。最后发出了“战斗的警号”,这个句被重复五遍,一遍比一遍加快、增强、再加快、再增强,达到一个战鼓轰鸣,号声震天,激流澎湃,不可阻挡的最高潮,整个音乐给人以巨大的号召力, 四.小结 五.作业
1、完整聆听感受全曲、体验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
2、查找资料了解理解《黄河大合唱》词、曲作者以及《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和经过。 3、查找音频资料聆听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707ac5d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