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023-03-21 08:2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欢迎阅读!
和谐,之间,基础,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作者:谢宝玲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1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个人的自身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和谐中才能实现,而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 关键词: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者理解:还应包括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这些和谐,应该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重要的,而个人自我和谐又是基础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人自身的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中才能实现,而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

一、个人自身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关于自身和谐:人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人之初,性本善

是说这个道理。人具有真诚的一面,虚假的一面;善良的一面,邪恶的一面。往往当人真、善、美的一面战胜假、恶、丑的一面时,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要做一个纯粹高尚的人,是要付出相当努力的。作者理解自身和谐",就是操守情操,就是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革命先辈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以及千千万万的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张思德、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给我们树立了楷模。一句话,英雄人物们就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来换取大多数人的幸福。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树立了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自我和谐观。一个人自我和谐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是古贤为我们后人拟定的一把界尺。当在多数人共同行动时,当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下,一个稍有理性的人,不会去明目张胆地去损害他人和国家利益。而当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监督无人看见时,能够妥善自觉地处理好自己的行为言行,不做任何一点危害国家利益,伤害他人利益的事,这才是最高的境界,这也叫做审慎的独处。而要达到谨慎独处,就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支撑。改造世界观是长期的事情。私心"杂念常常会一闪而过。一个领导干部尤其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在色、情、权考验面前,在无人知晓的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下。要做到坐怀不乱,要做到声色不动",就要经受住考验。要记住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记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要以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观严格要求检点自己,不断提高个入的党性修养,搞好自身和谐",就能做到见财不动心,见钱不眼红,见色不起。所以说,自身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 2、关于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又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记得一首歌词里说的好。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成为美好的明天。而我国的国粹儒学里倡导仁爱"几千年来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笔者在前段看到《人民日报》一短篇爱是教育的前提"。感触很深,这句话更是深刻揭示了"的涵义。所以,笔者认为,要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热爱、包容、礼让、尊重。"

1)热爱:人与人的关系,既不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不能以邻为’’。而应充满爱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记得有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为集体为他人付出不求回报时,看到别人感激的目光时,顿时觉得天也蓝了,空气也清新了,人与周围的景色变得可爱了。这是一种成就感也是一种美德。

2)宽容:宽容也中华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肚里能行船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指的宽容,还有以德报怨"相逢一笑泯恩仇"等。 要适应社会,就要学会宽容谅解。要容许别人和自己不同的地方。不要斤斤计较,不要锱铢必较,不要怨天尤人。要善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容人,别人才能容你。只有宽容,自己才会和谐。记得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文中说到;内讧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原因,加之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人与人之间缺少宽容,缺少理解,多些漠视,拆台,甚至敌视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关系导致了社会道德的下降。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志向,相互帮助相互友爱背道而 驰。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心所向。

3)礼让:中华历来是礼仪之邦,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大思想家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文明礼貌,谦恭待人一直是我们提倡的美德。但是近年尤其是十年

文革以来,这种美德慢慢地退化了。代之于的是粗俗不堪。坐公交车挤位占位,买车票乱插队,为小事争的面红耳赤,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全然没有谦容礼让的君子风度。这些与我们提倡的文明礼貌实不相符。

在清代,安徽桐城一位姓张的宰相因家人与邻里为界墙之争求助他,他寄书家里: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为美谈流传至今。一个古人尚有如此高风亮节,我们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所领导的人民更应该继承和弘扬这种礼让精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关于尊重。我们现处于一个多 文化、多元经济因素的时代,每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倾向各不相同,这与我们提倡的三个文明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并不冲突,并不矛盾。所以说,每个人的选择可能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尊重他人的选择。只要是在三个文明的框架下,只要不危及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我们要求的和谐社会,首先是公平、正义。每个人都分享着个人的权利,承担个人责任和义务。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这些也是和谐社会"的必备因素。

二、实现自身和谐和人与社会和谐的途径探索

1、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从我国当前的发展来看,受生产力不发达、不平衡这一根本因素制约,想完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方面,中央、政府通过制度创新、调整,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扭转社会发展中的失衡现象,这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之一。通过制度创新,使人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2、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尺度,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我们始终要紧紧抓住公平、正义以人为本这个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统筹兼顾多方面利益,特别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和氛围。

3、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谐社会也是法制社会。但是法制是不能包办一切的。换句话说,不是任何事情都必须遍过法律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教化作用。即法治"德治"并举。相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因为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历史潮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700f3b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