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形势与政策-环境污染与控制论文》,欢迎阅读!
我国的环境污染控制实施
中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为了增加财富,提高效益,部分企业忽略环境、甚至牺牲环境,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一些人为了金钱,大规模填湖种养,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种在减少,污染严重。少数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存在着与已无关、环境保护是软任务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错误观点,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结局,不排除存在‘官污勾结’的现象。违法案件数以万计,全国以破坏环境罪定案、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寥寥无几。环境保护意识,是个现代的命题,也是个奢侈消费。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制定适应环境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迫不及待的事情! 中文关键词:牺牲环境、金钱、官污勾结、寥寥无几、环保意识、污染控制、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
正文:人类依赖于环境,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在人类经济、社会和科
技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急剧加深,环境问题的研究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进入21世纪,追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由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甚至牺牲环境的做法在很多地方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指标,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一些群众也认为是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谈得上环境保护。近些年,一些老的重化工企业的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加之管理不善,存在重大的环境隐患;而一些新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在环保审批上搞“先上车,后买票”的手脚,有的甚至是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项目。 我国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大幅度增加。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民众环保意识薄弱
现代,一些人为了金钱,大规模填湖种养,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种在减少,污染严重。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眼前利益的驱动,使人变得鼠目寸光,于是,在金钱与良心面前,不少人落落大方地选择了金钱,践踏了良心。于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某种程度上与忽视公众力量,环保部门孤军奋战有关。环境保护需要公众广泛的参与,靠少数地区、少数部门和少数人是做不好的,必须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如果没有公民的参与和监督,光靠政府是很困难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公众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扩大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如何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呢?
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的程度 政府要逐步把环境信息以及污染事故信息,通过大众新闻媒体及时向公众公开,以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政府的权威信息在关键时刻的
“缺位”,不但不能“安定人心”,反而让谣言有机可趁,继而影响社会稳定。
大力宣传保护环境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提炼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画面,编写各种环境污染危害的资料。通过政府机关宣传栏,学校黑板报,社区展览等形式,普及公民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环保宣传功能,要求新闻媒体以环保宣传教育为契机,确定环保宣传教育新闻宣传计划,开设环保专栏和环保公益广告。针对当地环保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连续深度报道,对各种环境违法事件进行新闻监督。向全体公民敲响警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定要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有组织地开展公民环保宣传教育 对各类从业人员、农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等与环保密切相关人员实施全员培训和岗位培训,要求学校将环保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把环保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德育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让环保意识深入到千家万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形成全社会重视环保、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各种环保教育主题活动 精心组织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优秀环保人物等评选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环保、关注环保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先发展后治理)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所谓的效益,不去处理,直接排放,而排放后治理的成本远远超过排放前的处理。企业转嫁了环境成本,政府也不作为,甚至成为帮凶。据报道:江南地区的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其发源地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
对策:(1)坚持提出绿色GDP这个观点,把企业转嫁的环境负效益从GDP里面减去;(2)结合技术改造,治理工业污染 ,利用设备进行源头处理,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政策;(3)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加大限期治理力度 实行限期治理;(4)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
成污染和破坏;(5)运用经济手段,促使污染、破坏者积极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三、环境犯罪与成本
破坏环境也是一种犯罪!”在倡导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我国公民尤其需要培育这种环境法治意识。尽管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在第六章第六节特别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条文,但是,8年来,违法案件数以万计,全国以破坏环境罪定案、追究刑事责任的寥寥无几。
“破坏环境罪”定案为什么如此困难?首要原因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都是规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它们大都是与政府利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企业。其次,我们现在在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最后造成多大的污染损害时,往往是根据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来衡量,而并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公益性。最后,环境执法者手中没有“尚方宝剑”,“腰杆不硬”,缺乏必要的现场强制和自我保护手段。执法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整治的软肋,暴力抗法事件近年呈上升趋势。刑罚没有体现环境犯罪的特点,往往环境被破坏后得不到补偿,国家最终成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买单者。
对策:(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赋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权力;(2)应加大追究环境犯罪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力度;(3)延长环境犯罪追诉时效;(4)创新刑罚方式,比如责令恢复环境;(5)由中级法院作为环境刑事案件一审的管辖法院并设立专门的法庭;(6)建立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让涉嫌犯罪者自己收集无罪或罪轻的证据。 参考文献:
吴义生主编.环境科学概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陈静生.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李连山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曹效生、潘敬峰主编.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6fdf12b4b73f242336c5f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