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2022-08-11 09:08: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欢迎阅读!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 11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一)起用王安石 因:① 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②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③宋神宗希望改变 的局面。 标志: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 的关系,发展生产 措施: ,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 盘剥,并使政府的收入增加;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按民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使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 ,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 ,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 (三)强兵之法 目的: 措施: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官马由农户保养; ,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监督制造兵器 四)取士之法 目的: 措施: 2、课堂识真 1. 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 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2.司马光说:“介甫(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3.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了科举制度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4加强对经济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下列措施中体现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管理的是 A.租庸调制 B.市易法 C.青苗法 D.两税法 5.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背景②改革措施③性质④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④ D.①③④ 6.王安石认为:“公私 常以困穷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 中的( A.农田水利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3课后见功 9阅读下列材料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 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⑴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 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 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 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 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⑶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析其原 因。

参考答案(1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课前导学 2、课堂识 1-8 B B A B D A B B3、课后见功 9.答案: ⑴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 正常进行。 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5、拓展空间 10.答案: ⑴粮食价格过低。 ⑵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⑶商鞅:主 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 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6cad6a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