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 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以发泄牢骚。
整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 从军行 ,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热情。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 烽火照西京 ,通过 烽火 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 照 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 ,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 自 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 牙璋辞凤阙 ,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 牙璋 、 凤阙 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 铁骑绕龙城 ,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
1
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 、 龙城 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 绕 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暗凋旗画,多杂鼓声 ,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 旗 和 鼓 ,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
2
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名家点评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三、四实而不拙,五、六虚而不浮。 《唐诗镜》:浑厚,字几铢两悉称。首尾圆满,殆无馀憾。 王夫之《唐诗评选》: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 胡应麟《诗薮》: 究其体裁,实为正始。
《载酒园诗话又编》:杨盈川诗不能高,气殊苍厚。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是愤语,激而成壮。
《唐诗意》:此诗有《秦风 无衣》意。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语丽音鸿,允矣,唐初之杰。三、四着色,初唐本分。五、六较有作手,而音亦仍亮。一结放笔岸然,是大家。
《唐诗成法》:一二总起,三四从大处写其宠赫,五六从小处写其热闹,方逼出 宁为 、 胜作 事。起陡健,结亦宜尔,但结句浅直耳。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6c3513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