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滕王阁序教案第二课时》,欢迎阅读!
《滕王阁序》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王勃的情感变化。
2、理解王勃的生命之悲和生命之乐。 教学重点:王勃的生命之悲和生命之乐。 教学难点:对“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曾经悲叹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会的快乐并没有让书圣长久地沉溺。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引起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同样是宴饮集会的序文,那么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 二、 梳理4、5段字词。 三、 梳理作者的感情。
1、齐读4/5自然段,思考:作者的感情经过了哪些变化? 乐——悲——乐 2、作者为何而乐?
宴会盛况:管弦之胜,歌声之美,宴会豪华,人物高雅。 3、作者乐极生悲,结合第四段的内容和作者经历说说作者为什么而悲?
补充:二十岁时,因当时诸王以斗鸡为戏,勃为文,戏《檄英王鸡》。高宗李治看了此文,大怒,下令将勃赶出沛王府。
总章二年(669)五月,王勃由长安入蜀,客居剑南,咸亨元年(670),
1
举办时选,朝中显要先后征召王勃,勃因病辞谢。
咸亨三年(672),王勃二十三岁,由蜀还长安。后至虢州(今属河南)任参军,因匿杀官奴曹达的问题,应判死罪,碰巧遇大赦,仅除名,一年后又复旧职,但勃已“弃官沉迹”。其父因受牵累而由雍州司功参军而迁谪到海南任交阯令。
结合第4段内容,总结: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命途多舛,知音不遇的孤苦;壮志难酬,志不得申的悲叹。
4、第五段总括“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以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四人自喻,但“非无”“岂乏”表明作者并不是简单地感叹怀才不遇,他认为其原因并不仅仅在明君和盛世,君子和达人更应该从自己寻找原因。
结合第五段的内容,谈谈你对“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的理解。
示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白首不改初心;穷且益坚,困顿不移壮志。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就是不管处境如何艰难,都一如既往地坚守理想。 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就是不管处境如何艰难,都一如既往地坚守理想。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就是虽然身处困境,都始终如一地乐观积极。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就是尽管梦想遥不可及,却拼尽全力
2
地追赶。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就是虽然怀才不遇,却不放任自我、自怨自艾的昂扬向上。 放眼未来,知命而不认命。 四、 比较鉴赏
《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他们的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同:(1)都是由盛会美景而兴起快乐,由天地之大感受悲伤,最后又从感伤中超脱。
(2)都有对生命短促的忧虑。
异:《兰亭集序》思考的是生死的问题,蕴含着对人生的热爱和执着。《滕王阁序》思考的是生命的价值,蕴含着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斗志。这是文人生命观的进步,也是由时代影响的。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6636c00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