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尊师爱校篇》,欢迎阅读!
尊师爱校
[导语荐读]
我们期望老师是老师; 我们更期望老师是朋友。
因为喜欢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 因为喜欢她的课,所以用心的去学;
因为我们用心去学,所以我们学到很多。
人生的路上因为有老师,少了一些曲折,多了一份自信、勇气和成功!
[警句解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语出《荀子·大略》。
意为:一个国家将要兴盛,必定会尊重老师,敬重师傅。一个国家将要衰败,必定会轻贱老师,薄待师傅。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语出《礼记·学记》。
意为:求学之道,以尊师为最难。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老百姓才懂得重视学习。 疾学在于尊师。语出《吕氏春秋·劝学》。 意为:要很快学得知识,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品味尊师联]
★甘做人梯托俊彦,但求薪火有传人。 ★辛勤育得花朵艳,汗水换来桃李香。 ★培育名花香天下,造就栋梁建中华。
★尊师重教,中华史册添异彩;兴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图。 ★栽桃育李,名花朵朵酬墨客;崇文重教,妙歌曲曲颂园丁。 ★振兴中华,甘倾热血育桃李;建设四化,愿献丹心做人梯。 ★量杯量筒,怎能量老师情义;卷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豪情不减,一腔热血浇桃李;白霜日增,满腹文章颂春秋。 ★默默无闻,育出桃李芳天下;济济有志,造就栋梁兴中华。 ★沐雨栉风作园丁,给祖国添秀;匠心巧手育桃李,为四化增光。 ★作红烛,为后代点燃智慧之火;化甘露,育桃李浇灌理想之花。 ★教之以才,导之以德,足为师矣;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可作表焉。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育才培人,人才成长,看桃李开花结果;尊师重教,教师光荣,效蜂蚕酿蜜吐丝。
[尊师佳话]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 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日兴。我 国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 举。我们的前辈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现摘编 几个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以餐读者。
程门立雪。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到 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 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 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 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 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 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 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 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 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 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 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
朱德 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 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 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 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 ,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 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鲁迅百忙中脱身探望老师。鲁迅对寿镜吾老师 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 ,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 1909年,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8年间,鲁 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1906年6月,鲁迅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 婚,因时间急促,在绍兴只停留了短暂的4天,但他 仍从百忙中脱出身来,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美文欣赏]
尊师重教漫谈
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 春秋《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立于同一牌位供人朝拜,为师者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伟大的教育家孔丘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所著《论语》充满经典,如:“三人行,必有吾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至今,各地孔庙香火不断,全球孔子学院越办越多,正所谓“师训如酒,久酿沉香”。
韩愈的《师说》更将教师提升到社会文化的高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被国人奉为圭臬世代传承,也令历代为师者自豪。
古代的尊师故事更是数不胜数。颜渊尊师如父,汉明帝披孝送葬,唐太宗教子尊师,吴道子拜师学画,颜真卿辞官拜师,赵匡胤奉养恩师,杨时程门立雪,宋濂为师出文集,乾隆尊师立新规„„ 伟人们也都是尊师重教的楷模。毛泽东曾致函徐特立:“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现在仍是我的先生,将来还是我的先生!”言简意赅情深意笃,显示领袖对师长敬爱之情。鲁迅眼中的《藤野先生》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堪称一篇教师的颂歌。现代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胡适、竺可桢等等,无论是学界泰斗或顶级教授,都被学生称为先生、老师,这两个词最能表达人们尊师重教之情了!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振兴的动力源泉,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尊师重教贵在坚持不懈,要把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落实在实处。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
尊师重教,首先必须在社会上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有成时念吾师。”愿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在每一个公民心中深深扎根,愿我们的社会在尊师重教的氛围中更加和谐、强盛!
记住一个永远张开双臂的姿势
在四川汶川7.8级地震中,德阳市东汽中学快50岁的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到来时,果敢而坚毅地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身下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而他却永远地张开着双臂走了„„
谭老师张开着双臂永远走了,他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塌下来的楼板。他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但他毫不退缩,毫无畏惧,即使身体僵硬了,他永不倒下,仍然以张开双臂的姿势保护着学生„„
虽然他走了,但是,他那张开双臂保护学生的姿势,永远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远隽刻在了四个学生的脑海里,隽刻在世人的心中,成为一座可歌可泣地英雄教师雕像,成为激励几代人几十代人的英雄事迹,永远传讼下去。
人们之所以要传颂他,是因为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英勇无畏的双臂。当灾难来临时,这双手臂面对灾难,毫无畏惧,毅然决然地为学生撑起一个安全的“避难所”,替年轻的生命挡住了灭顶之灾。
人们之所以要传颂他,是因为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精神最伟大、力量最大强的双臂。从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直到救援人发他,数十个小时里,虽然血管里的血液不流了,但是,这双巨臂依然保持着张开的姿势,坚挺无比地把塌下来的楼板挡住,保证学生的生命不受威胁。
人们之所以要传颂他,是因为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这里面不仅有老师最强烈的责任感,而且,更有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
谭老师走了,他走得那么突然而匆忙,来不及跟家人说一句知心话,来不及对同事道一声别,来不及向学生说一声再见,只是用他那张开双臂的姿势,向世人宣誓——“我走了,别为我哭泣,别为我伤心难过。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换得了四个年轻的生命,值!如果真的要为我难过,就化悲痛为力量吧,战胜困难,战胜这场灾难,重建家园!”
谭老师走了,他留下的是一种姿势,一个永远张开双臂的姿势,一个舍己救人的姿势。这不是一般的姿势,它是世界上最英勇最悲壮姿势,世界上最伟大最有力量的姿势!是老师最特有的一种爱学生的姿势!
[小结重读]浩浩师恩,梨铧滴血地付出,载载相伴,相濡以沫的深情,师恩浩荡,校园
情深,尊师爱校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尊师爱校是民族的希望。同学们,就让我们将心底的那份对老师、对学校的挚爱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自觉将代表自豪和骄傲的校徽带在胸前,向迎面走来的老师送上暖人的微笑和问候,让我们以尊师爱校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线,去编制自己彩色的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62a8260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