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对经济学的理解》,欢迎阅读!
标题:浅谈对经济学的理解
摘要:“生命的价值等于两个苹果,又或者是一个桃子” 关键词:行为,理性、利益、衡量、魅力与希望
经济学,我觉得大多数人会把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想的很窄,但实际上,经济学所关心的主题不仅仅是货币,而是一种行为。它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行为。经济学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它表现的是一种理性的激情。
对经济学的定义有许多,但我们不需要把一切都搞的明白透彻。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前非要对它进行精确地探究,那么恐怕我们连走路也学不会,因为在你学习走路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学习它。对于经济学,我们更多的时候在用直觉体验着它,而不是逻辑分析。不管你是否承认,你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经济问题。
上网查找了一些经济学的起源,公认的经济学元年是1776年,那一年亚当斯密写了一本书,叫《国富论》。1776年还发生了一件政治方面的大事,那就是美国人起草了《独立宣言》,它与《国富论》一起宣告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的主题是“自由”,经济上与政治上的自由。亚当斯密在他的书里证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当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利益而行事的时候,那么,一只看不见的手就引导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公共福利
普遍的经济学假设是所有人都是理性的,都是自私的,都在为自己利益行事。但要注意的是,自私并不等于要伤害别人利益,而是不管别人利益。这种由经济学家假设的人性本质之所以被人们普遍认可,不是因为它完全符合现实,而是因为它最方便。人们当然会由于情感或别的什么原因而不按理性行事,但把所有人都假设成理性的至少比把所有人都假设成非理性的要更好,就像牛顿的惯性定律抽象掉了摩擦力一样,经济学抽象掉了人们除了理性以外的所有情感。
我记得以前政治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说自私是人的天性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把所有马克思主义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定义为“庸俗经济学”或者“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确,西方经济学就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他研究的对象就是最庸俗的,最自私自利的,最毫无个性的,最没有理想的,最平庸的人。 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有时候神圣是促进不了公共福利的,而庸俗可以。
经济学家分析世界的基础是对理性的信任。很多人认为经济学过于死板生硬,只讲理性不讲情感,把一切都拿金钱来衡量。其实,经济学家不仅把生命、爱情、健康用金钱衡量,如果需要的话,他们还可以把生命、爱情、健康用苹果衡量,比如经济学家会说:“你生命的价值相当于两个苹果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钱在经济学家眼里和其他商品一样,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如果一块钱能买一个苹果,而两块钱能买一个桃子,那两个苹果就等于一个桃子。
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全能化,所以,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当然,经济学只是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不可能与事实完全一致,但不完善的理论总比没有理论要好得多。经济理论的创造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只要这样,理论就可以用艺术的标准来衡量:优雅而一致。只有当我们开始用现实世界来检验经济学理论时,它才成为一种科学,而不仅仅是艺术。
至于经济学是文科还是理科呢?我对此不在意了,它的研究对象是文科的,研究方法是理科的,它是文理的综合。其实在现代社会,把科学再生硬的分为文理极不符合时代潮流。科学是相通的。比如现在的计量历史学与生物社会学,这些都不能简单地分为“文”还是“理”。 而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其科学方法与物理、化学、生物等没有两样。后三者被称为“自
然科学”,而经济学则是“社会科学”了。在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的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的完全一样。但方法一样,实践的做法却不一样。自然科学的实践地点是实验室,而经济学的实践方法在真实的世界。没有听过学校里有经济实验室这回事。 这是一个奇妙的学科,正因为它的复杂,所以充满了魅力与希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5b0bfe2998fcc22bcd10d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