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6《怀念母亲》》,欢迎阅读!
6、《怀念母亲》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见到大家老师非常高兴,这不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是——季羡林,对,他就是同学们上节课透过文字了解到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的确是一位伟人。然而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凡人”季羡林的心里,体会他的内心情感。(师板书:6、怀念母亲)
二、回顾旧知,链接新知。
1、回想上节课学习内容,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 2、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生答,师板书:亲生母亲,祖国母亲:崇敬、爱慕) 三、品析课文,重点探究。 (一)、体味对亲生母亲的感情。
师引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自读第2自然段,从中感悟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随后在班内交流。 1、学生自读感悟。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学法:先初步感悟,再揣句品味。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体会:母亲的去世,令作者无比伤心,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读时应该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问题预设:面对母亲的离去?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痛苦不堪?(作者六岁就离开母亲,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压力,心里很内疚,母亲临终前未见上自己一面,很痛苦。) (2)、“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问题预设:作者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师出示资料,生读。
师语:在这一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撕心裂肺,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不痛呢?师出示资料,生读。
师引导: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还仅仅是伤心难过? 生答:还有遗憾、悔恨、自责。
师:请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再读读这句,读出悔恨。 (3)……
师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敬意,带着失去母亲的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的遗憾再齐读这部分。(师出示图片,生深情朗读。)
师过渡:读到这,老师不由得想到了王维的两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国他乡,季老怀念的还仅仅怀念的是自己的生母吗?还有谁——祖国母亲。 (二)、体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师语:文章那句话表达了他对祖国母亲的魂牵梦萦?指名读。
生读:“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师问:祖国母亲为什么也频来如梦?让我们走进作者的日记,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自由读16日、18日、20日、28日的日记(四选一)。 (1)、学生读、感悟。 (2)、生交流,师点拨。
1)“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在心头。”
( 师出示图片,生回答:句子中哪两个词看起来比较矛盾:凄凉——甜蜜) a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b师出示练习,帮助理解。
因为季老---------------所以觉得--------------。
他想到----------------------,仿佛觉得---------------,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c感情朗读。
2)“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不能忍耐。” 3)……
4)生比较20日的日记与其他日记开头有什么不同? 生即兴口头补叙。 3、引读。
4、师问:同学们,通过刚才分析体味日记内容,现在能说说为什么祖国母亲也会频频入梦吗?生自由答: (三)、体会《寻梦》,抒发情感。
师过渡:为了更好的表达对两位母亲的敬意与爱慕,作者除了引用日记外,还引用了他的散文《寻梦》的开篇,结尾。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文字,用心去体会。
师出示图片,学生读。
师问: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想象:假如你离家在外,每当夜深人静,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母亲会在灯下做什么? 四、体会文章写法
1、浏览课文开篇、结尾
2、你发现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首尾照应的。 3、小结:像这样首尾照应就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五、总结延伸
这篇课文首尾照应使每一个读此文的人都能深切的意识到作者在欧洲的十一年是对母亲思念异常强烈的十一年,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化为一体,成为支撑他在国外漫长岁月中的巨大精神力量。课后请同学们把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愿意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同学,可以读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
附: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 ↙ ↘
亲生母亲 祖国母亲 崇敬 爱慕 怀念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507cadcd6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