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案

2022-12-03 20:11: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鹳雀楼》教案》,欢迎阅读!
鹳雀楼,教案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让学生掌握该诗的所有内容。

设计理念

这首诗是小学二三年级课本中的一首诗,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将课文讲得太深奥。并且要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尽量将幻灯片做的漂亮而又不失主题,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在教学时,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而在本设计中加入了不少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环节,既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a.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b.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2.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 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好,大家都可以很流利得背出这些诗,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3.播放幻灯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断句,并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问,老师在幻灯片中标出。

4.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并与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再次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理解重要字词含义。如:目:看。欲:想要。穷:尽。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如: “白日依山尽”的“尽”字,字典里的解释是“完毕”“太阳靠着山完毕了”这说不通,改为“太阳靠山消失了”“太阳靠着山下去了”就说得通了。要启发和鼓励学生把字典里的解释和上下文结合起来解释古诗的字义。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4215adc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