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23-03-29 21:01: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欢迎阅读!
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也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的建设、环境的治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经济运行与宏观控制中重视人口因素特别是其质量与素质因素,重视资源生态环境因素,对于不顾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制横、抑制。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简单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和环境的合法用途”。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分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环境作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一种资源,其具有资源的特性-稀缺性、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其收益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或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判断环境对经济发展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标准是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比.

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和环境的合法用途”。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1991年环境报介绍,我国每年因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经 济损失达68亿元,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377亿元, 体废弃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9亿元,农药污染所造成的经 济损失是17亿元,自然资源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12 亿元,这五笔帐共计是800多亿元。可见,环境污染所造成的 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经济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村存在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结果将会严重破坏环境和资源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本身,而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在环境可承载的限度下的经济发展,又可以积累资金、提高技术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不能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两者必须协调起来,才能实现持久的经济发展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即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我国环境保护的对策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也是一个能源需求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改革开放20年中国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日益显现。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密切联系,经济增长需要能源供应支撑,能源消耗带来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反过来又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1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当务之急是解决水和空气等污染加剧的问题。要加强水污染治理.我国本来就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有限的水资源又被严重污染.保障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要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我国化工企业多数布局在江河沿岸一旦发生事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要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消除环境安全隐患防止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不断改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危险化学管理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努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既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也是扩大环境容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功能保护好天然植被和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加强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遏制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趋势.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4、大力发展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国家中长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已经把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列入优先领域。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发展环保产业.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诸如:成立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政策法规;制定科技标准;控制、治理污染;保护自然生态;进行环境评价;开展宣传教育;发展国际合作;进行环境监察等等。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象财政部、化工部、国家海洋局、国务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都颁发过相关法规和规章。例如:20066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1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328b022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f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