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丈山记》原文、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百丈山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登百丈山三里许 [2],右俯绝壑 [3],左控垂崖 [4] ;叠石为磴 [5],十余级乃得度
[6] 。山之胜盖自此始 [7] 。循磴而东 [8] ,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9]。皆苍藤古 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10];水皆清澈,自高淙下 [11],其声溅溅然 [12] 。度石 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 [13] ,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 [14] ,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 数级入庵 [15] 。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
[16] ,无足观 [17] ,独其西阁为胜 [18]。 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 [19],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 [20] ,自池而出,乃为 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 [21] ,当水石峻激相搏处 [22],最为可玩 [23] 。乃壁 其后[24] ,无所睹。独夜卧其上 [25] ,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
益悲,为可 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 [26] ,深昧险绝 [27] 。于林薄间东南 望[28],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 [29] ,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 光烛之 [30],璀璨夺目 [31],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 [32] ,前揖芦山 [33] ,一峰 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 [34] 。日薄西山 [35] ,余光横照, 紫翠重叠 [36] ,不可殚数 [37]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 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 [38] ,乡人凿石容磴 以度[39] ,而作神祠于其东 [40],水旱祷焉 [41] 。畏险者或不敢度 [42],然山之可 观者[43] ,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44] 。既皆赋诗以纪其胜 [45] , 余又叙次其详如此 [46] 。而最其可观者 [47] ,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 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 [48] ,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年月日记 [49] 。
[1] 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 690 米 [2] 三里许:约三里路。 [3] 绝壑 (H) :深险的山谷。 [4] 控:控扼,引接。 [5] 磴 (DNG) :石台阶。 [6] 度:越过。
[7] 山“之 ”句:是说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胜:指风景优美。 [8] 循:顺、沿。 [9] 梁:桥。
[10] 虽“盛 ”句:是说即使是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 [11] 淙(CNG)下:涧水发出淙淙的声音流下。淙:流水的声音。 [12] 溅溅:水疾流时发出的声音。
[13] 山门:寺庙多在山林,在通往庙宇的引道上设立外门,称 [14] 瞰(KN):俯视。
“山门 ”。
[15] 蹑(NI):踩。庵(N):僧尼敬佛住的小屋。后来多指尼姑修行的小庙。 [16] 卑庫(B):低矮。庫:原作 “ ?”误。迫隘⑴:狭窄。 [17] 无足观: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 [18] 西阁:指庵中的西阁楼。 [19] 罅(XI):缝隙。 [20] 并注:一同流入。 [21] 据:占据,位居。
[22] 当:面对。水石峻激相搏:山石峻峭,水流湍急,水石相撞,如同搏击。 [23] 玩:观赏。
[24] 乃“壁 ”二句:承上句说,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 的。
“乃”,而,却,表示转折语气。 “壁”,石壁。 “其 ”,指西阁。
[25] “独夜卧 ”五句:是说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 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 “其”,指西阁 潺潺(CHN)”,
流水声。
[26] 峭(QIO)岸:悬崖峭壁。 [27] 深昧:深暗。
[28] 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
[29] 瀵(F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这句是说,看见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 涌而出。 [30] 烛:照耀。
[31] 璀粲 (CUCN) :光彩鲜明。 [32] 缺:指山的缺口。
[33] 芦山:芦峰山,在福建建阳西北,与百丈山东西遥对。石台面对芦山。 像是在拱手作
揖,所以说 “前揖 ”。
[34] 历历:分明的样子。 [35] 薄:迫近。
[36] 紫翠重叠:是说群山在夕阳照耀下,或紫或翠,重叠相映。 [37] 不可殚(DN)数:数不尽。 [38] 径:小路。
[39] 凿石容磴: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 [40] 神祠(C):祭神的祠堂。
[41] 水旱祷焉: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 [42] 或:有的人,复指 “畏险者 ”。
[43] “然山”句:是说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 “是”,此,指台 东神
祠。
[44] 之:指百丈山。
[45] “既皆 ”句:朱熹有《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46] 叙次:依次叙述。
[47] 最其可观者:最值得观赏的地方。
[48] 各别为小诗:每一处另外写了一首小诗。《百丈山六咏》是六首五言绝 句。今录其中题为《瀑布》一首: “巅崖山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清晖,龙 鸾共掀舞。”识(ZH):记。
夫:那些。
[49] 年月日:这里略去了写这篇游记的具体时间。
朱熹(1130 —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 (今江西婺源 )人, 生于南剑州 (今福建南平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 宗四朝,官至宝文阁待制。谥号 “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他是著 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明清以来,奉为 “大贤 ”,配享孔庙,
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广有影响。著作繁富,除《诗集传》等专著外,有《朱文公 文集》。 译文
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连接着陡峭悬崖;重叠 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 开始了。
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里长满 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 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越过石桥,沿 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 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 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停。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 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够进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 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 头缝隙奔射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 形成前面所说的小涧。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 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 的。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 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
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临悬崖峭壁,深暗险 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 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瀑布的飞沫就像飞散的珍珠喷洒着雾气,在日光 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石台正对着山西南的缺口, 对着芦山,此山独立挺拔而出,周围其它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也都历历在目, 十分分明。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 也数不尽。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波涛起伏;而远 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就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现, 有的隐没,顷刻之间,变化万千。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 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 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 穷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2bd491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