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新求变的中唐诗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2

2022-04-14 03:1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新求变的中唐诗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2》,欢迎阅读!
唐诗,西塞山怀古,求变,选读,宋词
《西塞山怀古》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诗词鉴赏(1课时) 设计者】 【施教者】 高考说明】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诗借古讽今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 了解本诗的结构,掌握咏史怀古诗一般鉴赏方法。

【学法建议】

1. 诵读为主,提高审美能力 2. 读写结合,提咼鉴赏能力。 3. 比较阅读,提咼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

1.熟读全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翻译诗歌,背诵全诗 2•阅读同步练习33页,阅读《咏史怀古诗鉴赏》并识记部分内容

3•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初步体会怀古诗词一般结构和 思想情感。 4•作者简介:

U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 805年,参加“永贞革新”。因为 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

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

世称“刘白”。白居

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他被贬谪长达 22年,但却始终不屈。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

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 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 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

5. 了解西塞山: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

形势险峻,是六朝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指南京。

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 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

有名的

军事要塞。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 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6. 背景链接:

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 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 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 往)三山,直取金陵。 二、课中导学(1课时)

1.检查课前自学情况


2•小组研讨

1 一读诗歌,整体把握

问题一:诗歌的题目是“西塞山怀古”,哪些句子直接写西塞山,哪些句子写怀古,这 两部分是如何连结起来的?

2)二读诗歌,品评赏析

问题二:首联、颔联写晋吴之战是怎样的一个历史史实?作者是如何刻画的?用了什 么手法?

问题三: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或许并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濬进攻东吴的事,金陵 经历了若干的朝

代的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都让后人浩叹,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 “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依旧枕寒流”有什么复杂的意味呢?

3)三读诗歌,把握寓意

问题四:“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是本诗的主旨句,请结合背 所作。是年,刘禹

景分析其中蕴含作者的情感。

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

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 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 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 花一现,长庆元821至二年822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 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三、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请把师生共同研究的答案写在下面:

1.

2.

3.


4.

五、 结合知识短文和本诗学习总结怀古诗的特点及艺术技巧

结构上: 手法上: 情感上: 技巧上:

六、 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

8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以奢华著称。 高楼,是由陈后主建的

后庭花:乐曲名。

1)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

结绮、临春:台城当时的两座

4分)

2)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合诗歌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怀古”,抒发了怎 样的情怀?

4分)

七、 小结

八、 作业:金太阳固学案《西塞山怀古》 九、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2746c1efc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