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022-05-01 09:36: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欢迎阅读!
出来,文章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稿草就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因为一遍写出的稿子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即使起草时字斟句酌,也毕竟只是一时之功力,一人之智慧,仍要进行反复修改。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文字频改,工夫自出”。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名人都很注重文章修改。曹雪芹著《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一部《战争与和平》竟然重写了8遍!《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一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著,也都是作者花五六年的时间,几易其稿,经过逐章逐节逐段逐句反复修改,用笔蘸着“心血”写成的。古人在语言艺术上非常注重“炼字”主张“意胜”要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越是名家,


越不肯放过对自己语言的铸炼,像白居易作诗后先征求老太太的意见,欧阳修把稿子挂在墙上边读边改折腾不少日子。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先用“到”字,再用“过”字,又换“入”“满”等10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字。一个“绿”字使春风有了颜色。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但是举世公认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旷世少有的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他就特别注重文章的修改。他的七律《登庐山》开头两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开始用的是“盘”字,发表时主席改“旋”既与出句“飞”相呼应,“旋”更突出动态“四百旋”比“四百盘”生动多了,更把庐山写活了。 反复修改之后,要提前把讲话稿送到领导手中,便于领导查漏补缺,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撰稿人还有必要主动听会,感受会场效果。会后主动征求与会者的意见,虚心、诚心地听取各方面对领导讲话的反映,取长补短,以便下一次把讲话稿写得更好。

1.审阅修改法。初稿完成后,起草者本人应从头至尾


进行审阅,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到全篇的结构布局,发现问题,留下标记,全部阅完,再回过头来认真细致地修改。

2.通读修改法。自读自改或一人读大家改,在读诵的过程中发现文中语句不通畅、衔接不紧密、表达不清晰及缺词丢字等方面的毛病,随笔修改。

3.冷藏修改法。文稿拟就之后,暂时搁臵一旁,等头脑冷静、思维清晰之后,再拿出来“复看”。这时,有些毛病不需别人指点,自己能很快发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对较急文稿不太适用。

4.讨论修改法。即集体会诊。主要是对一些内容复杂、事关重大的文稿,请熟悉文字或相关业务的同志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一起修改。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发征求意见稿,在较大范围内修改。

5.特邀修改法。即求助高手。一些政策性强、业务难度大的公文可邀请有关领导、权威人士进行把关,帮助修改。这样可以使文稿更加可靠、科学、准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233e95ea32d7375a417807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