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诗性特征》,欢迎阅读!
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诗性特征
郭沫若一生在文艺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与戏剧两个方面。郭沫若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时,使诗歌与戏剧这两种文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诗有剧的内涵、剧有诗的意境这一艺术风格。历史剧《屈原》便是这种诗性美学品格的集中体现,这些诗性品格在《屈原》中以情绪诗学、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气势磅礴的意境美三个方面呈现出来。
标签:《屈原》;诗性特征
一、情绪诗学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郭沫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蕴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是情感的表达与宣泄,这种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称为情绪诗学,郭沫若自己也给情绪诗学做了一个总结: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这里的“情调”与情绪同义。
郭沫若将情绪诗学渗透到历史剧的各个方面,当他进行历史剧的创作时,在不违背历史故事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个人感受来进行。历史语境的岌岌可危逼得郭沫若满腔的报国热忱不吐不快,在这种厚重的社会焦虑作用下,他澎湃的情感浪潮汹涌地闯入戏剧体裁,并带着千钧之力,摧毁了传统、现代戏剧以叙事为主导的藩篱,构建起自己以情绪为主导的新的戏剧模式。
在《屈原》中,我们感受最深的便是以情绪带动情节的发展。创作之前,《屈原》没有一个完整的框架,郭沫若以强烈的个人情感推动剧本的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各幕和各个情节随着情绪而涌现出来,直到内心平静为止。当内心重回平静时,情绪消失,灵感随之消散,文章则趋于完善。
《屈原》中所有的矛盾都指向屈原,所有人生的不幸都集中一天发生:仕途夭折,失去楚王的信任与重用;弄神招魂,失去邻居的信任和在百姓中的威望;诬陷讽刺,失去心中的希望与寄托:爱徒宋玉离他而去投向楚王与南后的怀抱。失意,悲愤,痛苦百感交集于屈原一身,这些情感一直堆积在屈原心中,不能释怀,直到最后,在剧作的高潮部分,通过《雷电颂》这一长篇抒情散文才使内心的情感得以宣泄。《屈原》情节的处理原则和方法,都是围绕如何使屈原受到的侮辱最多,如何使情感压迫的更久、堆积的更多而进行展开的,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屈原的个人情感逐渐增强,情感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力量。
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一个不是诗人的剧作家,只是半个剧作家。”这句话点中语言的构造、情感的表达、意境的描绘、节奏的把握对戏剧的重要程度。就戏剧来而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其表现情感及社会感染力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
在《屈原》中有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是一种类似于散文的抒情诗,既有文本的铺垫,也有主题的升华,既有节奏的抑扬顿挫,也有情感的跌宕起伏,节奏急促有力,句式长短错落。
剧中屈原心中的悲愤主要通过《雷电颂》这一抒情长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波澜呀!”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在雷电颂中,用反复、排比、反问、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深度,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句子本身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表达了对屈原悲剧人生的惋惜,对邪恶势力的憎恶、反抗,对正义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与不懈追求。
三、气势磅礴的意境美
郭沫若创作诗歌时,侧重于运用宏大的意象,营造一种气势磅礴的意境美,比如:象征新生与光明的太阳,浴火重生的凤凰,吞天食月的天狗,洗刷和包容一切的大海等。在历史剧《屈原》的高潮部分,用以抒发和表现主人公内心悲愤情感的雷电颂中,郭沫若构造了大量具有宏大特征的意象:飓风、狂雷、闪电、洞庭湖、长江等,这些都具有特定的指代意义。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全新的精神,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文精神,如飓风一般,带走了污秽,唤醒沉睡的事物,象征着冲破现实枷锁的变革,追求精神的自由,追求光明与正义变革的伟大力量。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这是一类具有开拓精神的指代,这一类群体对黑暗势力充满了憎恶,哪怕自己的斗争只能发挥微弱的作用,也义无反顾地进行反抗斗争,于大我前牺牲小我,就算失去个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些意象在观众的脑海中产生联想,使观众融入到这类意象构造出来的气势磅礴的意境美中,能够激发起读者的情绪,使台上台下在情感上得以互通,精神上达到共鸣。深深品味《屈原》中的意境,陶醉在气势磅礴的意境美之中,个人的热情会得以点燃,身心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这正是这部作品流传至今仍为人传唱、赞美与歌颂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郭沫若.文學的本质《郭沫若全集(文学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352.
[2]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353.
作者简介:王丹(1982.01—),女,汉族,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1da63d4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