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训练试卷

2022-05-23 15:47:3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湖北省武汉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训练试卷》,欢迎阅读!
武汉市,湖北省,高考模拟,试卷,高三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训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现代文阅读 (3题;共27)

1. 6分) (2019高一下·鹤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文化滋养当下

今年元旦,一部系统展现中国文物体系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牵引观众目光跨越华夏大地八千年历史;正月初一,一部演绎中国历史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带领观众传唱中国的历史精神。这些与历史有关的文艺创作,都遵循了真实的历史框架,发掘了真实的文化精神,用影视作品对过往优秀事物进行了梳理与传扬,以此激起了人们对待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进一步增进了人们面向未来的共识与期待,作品本身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人类历史的每个发展时代,都必然自过往的岁月行进而来。先人的创造与发明,前人的经历与精神,会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当下的选择。在历史给予的力量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在与历史的对望中看清来路、认清自己,在对历史的推动中完善进步、创造未来,是历史的意义,也是当下的担当。对历史怀有同情和理解,于历史中获得丰富的滋养与浸润,更是艺术之花得以绽放的重要通途。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为创作获得丰富的素材空间与扎实的受众认同,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选择历史题材时首要看重的原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彩色电视开创与发展时期令无数观众津津乐道的《唐明皇》《雍正王朝》等,到二十世纪以来在新旧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环境下依然脱颖而出的《孔子》等,真实的历史框架总是能给艺术带来丰厚的创作土壤,为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与认真思考,与人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产生掷地有声的心灵回应。

发掘真实的历史精神,寻求宝贵的历史价值,为艺术审美带来丰富的精神感触,为社会发展带来崇高的文化质,这是第二重值得历史题材创作者积极探索的话题。古代历史题材中那些或风骨高洁,或胸怀天下,或壮志凌云,或故土情深的人物形象,近现代历史题材中那些舍生取义、一心为公、为国牺牲、为民捐躯的英雄精神,当代历史题材中那些视野开阔、自信开放、不断创新、追求理想的时代场景,在《闯关东》《十月围城》《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样的影视剧里,在《金山》《千年菩提路》《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纪录片里,在《朗读者》《信·中国》《经典咏流传》这样的综艺节目中,实现了对当下的有效融入,完成了与当下的有效对话,让今人的精神受益于历史文化的滋养,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

了解真实的历史源流,不忘真实的历史伤痛,反思真实的历史问题,展现真实的历史华章,传承并弘扬优秀的文化脉络,为中华民族带来身份认同的增强,为中国民众带来凝聚力的提升,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涉及历史题材创作时的重要共识。



1 13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果国宝会说话》《经典咏流传》是因与历史有关而激起人们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文艺创作。 B . 当下的选择一定会受到先人的创造与发明、前人的经历与精神的影响,尽管会程度不同、方式各异。 C . 所谓历史的意义和当下的担当便是在历史中汲取营养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看清来路、认清自己,完善进步、创造未来。

D . 艺术之花得以更好绽放的途径是对历史怀有同情和理解,在历史中获得丰富的滋养与浸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以《如果国宝会说话》《经典咏流传》等优秀节目引出要讨论的话题:如何让历史滋养当下。 B . 第二段用严谨的道理和典型的例子论述了让历史滋养当下的第一个原则: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 C . 发掘真实的历史精神,是让历史滋养当下的第二个原则,作者在第二段从古代、近代、当代,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等方面用典型的例子加以论述。

D . 本文开头引出“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发掘真实的文化精神”的观点,然后在二三段进行论证,最后一段总结。结构严谨、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艺术创作者在选择历史题材时首要的原则应该是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为创作获得丰富的素材空间与扎实的受众认同。

B . 在《闯关东》《千年菩提路》《信·中国》等影视作品中,都实现了历史对当下的有效融入,完成了历史当下的有效对话。

C . 艺术创作者在涉及历史题材创作时,不仅要展现与弘扬优秀的历史华章与文化脉络,还要还原真实的历史伤痛,反思真实的历史问题。

D . 那些口碑不好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之所以不受受众的欢迎是因为创作者没有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发掘真实的文化精神。

2. 9分) (2020·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科学技术作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外部世界(自然)的规律性认识及运用规律创造出的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



2 13


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从最初的狩猎、采集,到后来的驯养、种植等,都需要人类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有充分认知,并根据认知结果寻求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来展开实践活动。这种在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认知基础上寻求和探索相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的行为,构成了科技活动的最初样态。

与此同时,劳动实践对象遵循着特定的生长规律,这要求人类在运用科技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尊重其客观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最终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有机结合,科技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成为早期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准则。而在工业社会,随着资本逻辑横行,追求利益最大化让包含科技在内的人的多数活动陷入功利主义之中,出现了科技与伦理相分离的异化景观,科技沦落为向自然无节制索取物质利益的冰冷工具。科技与伦理分离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让人们充分意识到重塑科技活动的伦理维度、实现科技生态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要求实现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即在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时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科技经济效益和生态原则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统一体现在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动机及全过程中。就科技发展和应用动机而言,科技要自觉放弃原有的唯经济增长的错误认识,使科技发展和应用从一开始就在自然资源可循环再生、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伦理预设下开展。就科技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而言,科技要具.备对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有害废弃物进行有效降解的能力和方法,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之覆辙,实现科技的无废化、清洁化生产应用,真正实现科技活动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化转变。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还要求实现科技与人的有机统一,这是确保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前提条件。在工业文明社会中,私有制下的资本逻辑在促进科技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让科技逐步走.上与人分离的异化之路。科技由早期社会中协助人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的为人性特质,蜕变为“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利益)的独立力量”。资本逻辑下科技与人分离的结果,使得科技活动漠视自然规律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性,而单单寻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在全球蔓延。

因此,要实现科技与自然有机统一的伦理诉求,就要克服科技与人分离的异化状态,回归科技为人而存在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才 能促成科技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摘编自刁龙《从伦理视角看科技生态创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科学技术既是对象属性的认识,也是具体的手段,二者的统一促成了 科技与伦理的结合。 B . 在早期人类社会科技与伦理已经有机结合,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是当时普遍的伦理准则。 C . 在工业社会,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使科技发生异化,最终导致既与自然分离,也与人分离。



3 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17dbe7e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