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成都府》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2022-04-16 01:12: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成都府》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欢迎阅读!
成都,杜甫,译文,赏析,注释
杜甫《成都府》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1、作品介绍: 2、原文: 成都府

作者:唐·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3、注释:

①成都府:即今四川成都市。《元和郡县志》剑南道成都府:“天宝元年,改蜀郡大都督府。十五年,玄宗幸蜀,改为成都府。”

②翳翳:朦胧貌。桑榆日:落日。《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旧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两句化用阮籍《咏怀》诗:“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③未卜:很难预料。 ④大江:指岷江。

⑤游子:杜甫自称。去日:全诗校:“一作日月。”

⑥曾城:指成都的大城、少城。曾,重叠。华屋:华美的房舍。


⑦间:全诗校:“一作奏。”

⑧信美:确实好。无与适:犹说无着落,无可称心。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⑨川梁:桥。

4、《成都府》翻译:

黄昏时暮色苍茫 ,夕阳的光辉笼罩在我身上, 一路行程山河变换 ,一瞬间就天各一方。 只是不断的遇到陌生人, 不知何时会再见到故乡, 大江浩荡东流去, 客居异乡的岁月会更长。 城市里高楼林立, 寒冬时树木苍苍, 人声鼎沸的大都市啊, 歌舞升平吹拉弹唱。 无法适应这华美的都市生活, 只好侧身把远山遥望, 夜幕四合鸟雀归巢, 战火纷飞的中原音讯渺茫。 月儿斜挂天边 ,天空繁星闪烁。

客居他乡自古有之, 我又何苦独自哀愁悲伤。 5、《成都府》赏析:

抒情的深婉含蓄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它表面上只是一般的纪行写景,读者吟咏再三,就可感到平和外表下激荡着的感情波澜。这里有着喜和忧两种感情的掺和交融,内心微妙的变化,曲折尽致。杜甫举家远徙,历尽艰辛,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如今来到富庶繁华的成都,“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给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溢于言表。“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快慰之情刚生,马上又想到了梦魂萦绕的故乡,何时再见,未可预卜,但见大江东去,他自己只能做长年飘泊的`游子了。下面接写成都的繁华、气候的温和,又转悲为喜。但成都虽美,终非故土,鸟雀天黑犹各自归巢,而茫茫中原,关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诗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当时中原州郡尚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数不清的忧国伤时之情。诗人遥望星空,愁思怅惘,最后只能以自宽之词作结。读者可以看到,全诗写喜,并不欣喜若狂,诉悲,也不泣血迸空,在舒缓和平的字里行间,寓含着一股喜忧交错的复杂的感情潜流。


作为纪行诗,这首诗用“赋”来铺陈其事,而“赋”中又往往兼有比兴,因而形成了曲折回旋,深婉含蓄的风格。诗一上来就直道出眼前之景: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诗人风尘仆仆地在岁暮黄昏中来到成都,渲染出一种苍茫的气氛。它既是赋,又兼比兴,桑榆之日正是诗人垂暮飘零的写照。同时它也兴起了深沉的羁旅之情。下面写“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都是赋中兼兴。最后写“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暗寓中兴草创、寇乱未平的忧思。诗人妙用比兴手法,笔下的自然景物都隐含深挚的感情。全诗一一闪过山川、城郭、原野、星空这些空间景物,同时也使人觉察到由薄暮至黄昏至星出月升的时光流逝。这种时空的交织使意境呈现出立体的美,烘托出感情上多层次的变化,达到情与景的自然交融。

胡应麟论东汉末年时的《古诗十九首》说:“蓄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诗薮》)杜甫此篇正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这一风格。而在思想感情上,它又突破了《古诗十九首、》多写失意飘泊之士苦闷忧伤的小天地,它运用喜忧交错的笔法,写出了关怀祖国和人民命运的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高处正在于此。 6、作者介绍: 7、繁体对照 成都府 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壹方。 但逢新人民,未蔔見故鄉。 大江東流去,遊子去日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行巧袪幑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1413737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