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当代青年批判精神的培养(一)》,欢迎阅读!
浅析当代青年批判精神的培养(一)
论文关键词: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青年;社会化
论文摘要: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本文在此框架下定义批判精神,认为批判精神是一种表现为行为倾向的人格特征,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青年的社会化有着不同其他阶段的特点,总的来讲是青年主动接受外在影响源的影响,最终形成角色意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受着多种因素制约。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本文只提出了四种,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契机有待调查验证,如何利用它们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批判精神与青年之间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中国历史上是逐渐显现出来的。尽管中国早在春秋就有荀子、墨子的形式逻辑,尽管孔子就说过疑乃“思之始,学之端”,但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批判传统的民族似乎已成为共识。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受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制约的“孩子”,不存在现代意义“青年”。①无论这两种观点正确与否,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批判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不时闪现,并极大推动了或者说改变着中国的历史。安东尼·吉登斯说,“如果我们把迄今为止人类存在的全部时间跨度想象为1天,那么农业诞生于午夜的11点56分,文明11点57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则始自11点59分30秒。然而人类在这一天的最后30秒内发生的变化可能与此前所有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一样多。”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历史在缓慢地走了几千年之后,突然间以快得让经历其间的人都无暇应接的速度变化发展着,这种急速的变化,与青年人走入社会主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批判精神正是推动中国青年走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 面临全球化、信息化、大众文化等等复杂的社会环境,批判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中国的青年人是否具有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批判精神是否可教,这仍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关于人格形成的种种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影响批判精神产生的一些因素以及影响机制,为培养青年得批判性思维提供借鉴。 一、批判精神释义
1.人们对“批判精神”的三种态度
其一,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人们对“批判”有了一种感性直观,在许多人的意识里,批判与斗争、革命甚至暴力联系在了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误渎和曲解已经渐渐淡化,但在学术、生活领域慎用“批判”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二,在很多领域,批判或批判精神一词都在被频繁地作为一个不说自明、约定俗成的概念使用着。其三、也有人开始科学地阐释“批判精神”这一概念,如“大学批判精神”、“哲学批判精神”。在后两种态度中,人们都对它持一种正面的价值评价。
2.在批判性思维理论背景下提出的批判精神概念
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近年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受到重视。杜威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反省思维(reflectivethinking)的概念,这被视为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最早提出。70年代以后,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进一步增加。有学者提出,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决定美国的生活质量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美国政府要求美国大学优先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提出到2000年,要使“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的比例有显著性增加。”③
尽管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存在分歧,④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结构还是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即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或智力技能)。本文在这一框架内定义批判精神。
2)批判精神。对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研究者基本都涉及到了批判性精神,并达成以下几点共识:一批判性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二与心理的情感与态度有关;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在动力。⑤
在有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批判精神是指一种人格特征。具体地讲,它是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和自我时所持的质疑、分析、理性思考的行为倾向。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社会化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批判精神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青年的批判精神。相对于童年和成年阶段,青年的社会化有独特的意义和特征。首先,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青年(青年阶段结束意味着成人和走入社会)的要求决定了青年阶段的社会化以基本完成人格塑造、形成自我意识,认同社会角色为目标。其次,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性以及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⑥这影响了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偏好。第三,青年人的特点决定了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矛盾、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往往比其他阶段更加明显、激烈。其中代际冲突、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是最为普遍的冲突。⑦
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决定了青年更容易产生批判意识。换一个角度讲,面对各种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青年产生批判意识才是正常的和有利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青年阶段本应是最渴求知识、最愿意思考、最习惯去怀疑的年龄。深入思考社会现存的种种观念和事物,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态度,才可能真正融于社会,而不是屈从于社会或者被社会所孤立。 二、青年社会化过程新解
对于“社会化”这个重要概念,不同领域关注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安东尼·吉登斯对社会化的定义是“指儿童或其他社会新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他认为,个人通过认同的过程获得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⑧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待社会化,则偏重于认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建立与完善,“认同”是包含于其中的。⑨
总的来讲,对于“社会化是将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塑造个人的行为模式”“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这些观点,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一致。 综合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化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青年社会化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经过一定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建立自我意识,最终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的过程。以“影响”为线索对青年社会化可作如下理解: 1.影响源
很多研究涉及到了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在此,我们把这些因素定义为社会化的影响源。 1)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以及生产力水平。它是社会整体的产物,一经产生便渗透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并以价值观念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⑩
2)教育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教育、国家宣传机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3)家庭的影响。除去通常所说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外,本文认为,代际关系也是家庭影响的重要内容。
4)同辈群体。5)大众传媒。在当代,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过去,其影响力比较其他因素来说更是不容忽视。 2.影响过程
青年面对众多影响源,会主动地选择接受环境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接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
1)个人的需要。社会文化学关于文化客体和阅听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在此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有研究者提出“用途与满足”模式,认为阅听人在选择文化客体及其内容时,会选择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或者支持他们已有观念的客体。例如可以用畅销书来研究出版物的主流倾向。(11)按照这一思路,青年在选择影响源所传达信息时,应该是以自己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和对性的需
要强烈等特点。(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11ad66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