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例分析佛教绘画本土化的过程》,欢迎阅读!
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例分析佛教绘画本土化的过程
摘要:从佛教的传入到在中国的发展、繁荣,经历了各个时期的起伏变化。作为佛教研究的重要依据,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壁画见证了佛教的演变,是这个千年宗教的一个缩影。同时,不同时期的壁画也记录着佛教绘画本土化的进程。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壁画、佛教绘画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汉明帝时,明帝永平十年,蔡愔赴西域访求佛法返国,邀得佛僧来华,并以白马驮回佛像及经卷。其后明帝在洛阳兴建了中国早期的佛寺白马寺,作供奉佛像及佛法之用。佛教之初应在两汉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左右。
在敦煌莫高窟,最能反映敦煌佛教发展变化的,是不同时期的莫高窟壁画和雕塑。
神圣佛窟时期
公元303年—580年,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此期的壁画则偏重将佛理概念具体化、情节化、通俗化,以利在人群中传播,让人们礼拜与观像中,接受教化,增进理解,引发情感共鸣,坚定对佛教的信仰。说明此期佛的“神圣”性质。其风格,可大致归纳为三点:其一,是反映敦煌人们的心态,以佛家的“忍让”、“牺牲”、与“好善乐施”,唤起人们的良知;其二,是反映敦煌人们的气度和文化,以西部民族固有的、近乎于原始的野性、粗朴、求实、狂放与佛、道、儒三家的理性规范、玄想、清虚、伦理道德相融合;其三,在艺术风格上,是西部风格、印度风格、希腊风格与中国内陆艺术风格汇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敦煌独有的佛教艺术风格的雏型,其特点是飞腾动荡、雄浑质朴、神秘超脱。
人佛共窟时期
隋朝建立到吐蕃于唐玄宗天宝最后一年。这个时期,中国逐渐演变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政治、文化最繁荣、先进、发达的帝国。这时期的佛教绘画在敦煌此期壁画中,都表现出来了。此期的壁画则偏重将佛理概念具体化、情节化、通俗化,以利在人群中传播,让人们礼拜与观像中,接受教化,增进理解,引发情感共鸣,坚定对佛教的信仰。壁画中,浓妆艳抹的菩萨,亲切慈祥的主尊,彩带飘
逸的舞女,威武刚毅的金刚,取代了前一个时期的同样题材和内容上所表现的安祥、神秘的情态,取代了苦修的艰难苦痛、禅定下的沉寂和思虑,取代了好善乐施下的割肉救鸽的自残、舍身饲虎的牺牲,以及毫无性爱意味的半裸体魔女所具有的诱惑力。
世俗人窟时期
吐蕃族于天宝十五载(756 年)占敦煌起,止于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割河西五州给西夏,威逼敦煌,期间二百多年时间。这个时期石窟佛教艺术风格,基本上没有前两个时期的特点,而代之以对真实事物、事件的纯粹仿造,以再现事物于一目了然,发人深省。这个时期的石窟艺术特点是:形象个性化特点的加重。壁画的内容从整体上说,没有生气、呆板、冷漠。壁画围绕着“悲痛”的情感展开,有的割耳,有的挖鼻,有的刺胸,有的剖腹,西部民族和敦煌人们那种不怕屠杀迫害的憨厚、果敢、殉道的性格,跃然一壁。显然,这种个性特征是以含蓄的反抗内涵、以牺牲自身的表示,而使世俗人物画像呈现寓意深刻来表现情感的呼唤。从画面看,尽管造型粗俗,线条也不统一,但恰恰反映了敦煌人内心的不平衡,渴望再现昔日生活的念头,是显而易见的。菩萨那种慈悲、文静的形态和神色消失了,代之而现的,却是浓妆艳抹、涉世很深、现实生活中的一位高贵丽人。
变种石窟时期
这个时期是指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割河西五州之后,到元昭宗宣光三年(1372年)昭宗败失敦煌止,期间三百七十年。这个时期的莫高窟壁画及其艺术,已不属于大乘佛教和佛教艺术了,而且也只是有石窟而无敦煌卷子抄写后被封藏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壁画都具有两大特征:仔细观看,在被覆盖后的墙壁上或新的壁画后面,仍可发现很多形体变黑、像似是被火焰熏过的佛像及佛教内容的壁画;覆盖后新绘制反映西夏统治时期的壁画图案,不伦不类,有的似龙非龙的动物围绕在一起,口吐火焰,有的似凤非凤的鸟类,还有用云纹图案组成的圆形,若排除画师及工匠嘲讽的寓意外,看不出有什么实际内涵,更不要谈什么佛教艺术的痕迹。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发展最早是伴随着印度佛教艺术的东渐传播而开始的,并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式微而结束,体现出了外来佛教艺术逐渐中国化的过程。所以敦煌在中国佛教以及佛教文化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文化价值以及深远的影响对佛教是的重要的艺术宝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0e3002b2af90242a895e5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