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诗歌打印稿》,欢迎阅读!
新诗新气象
———品读沈老之《月夜》与《三弦》
我是湖州人,沈尹默先生也是湖州人,初次了解沈老是在高中阶段,仔细品读了沈老流传下来的不多的诗篇,今天终有机会可以一写为快。
沈尹默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
沈尹默最早的3首新诗是《鸽子》、《人力车夫》和《月夜》。《鸽子》描写三种鸽子的不同命运,反映人间的不平和悲剧。《人力车夫》第一次将笔触伸向劳苦大众,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同情。《月夜》被誉为“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美德。诗篇共4行:
《月夜》
霜风呼呼地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我”的独立不倚的形象表现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时代精神。
从一定程度讲,正是因了《月夜》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这就是思想的现代性。到任何时候,从“五四”的大背景看来,中国人的思想的现代性的获得仍得从接受“科学”与“民主”理念说起,视之为真正的开端。“科学”的精神,意味着人类整体与自然的分离,从自然的混沌中觉醒,用客观的眼光打量自然;“民主”的精神,则意味着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中国人有了主体意识。主体性的获得,自然也就成为中国文学之现代性的核心内涵。那么在文学上,主体性诞生的一个最为鲜明的标志便是这首《月夜》中“我”的出现。
中国的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的(除了屈原)。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我”都被消解在“自然”中,这是中国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在文学/诗歌中的体现。我们去读一读王维的诗,便不难明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中,人是有的,但都不是主体的人,他们和自然之间没有区别,只能认做“自然”的一个自然性组成部分。再
比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也是如此。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并与客体形成对立或并列关系,只要一翻开各种各样的新诗集,我们便不难看到“我”在到处张扬着自己。正像《月夜》中的“我”,不再是臣服于任何权威或统治者(“顶高的树”)的无人格的奴隶或奴才,也不是消融于“自然”之中的一个没有独立存在意识的组成部分,而是敢于和任何外在客体比肩而立的存在主体。由于这种主客体的分离与对立,诗歌便呈现出与古典诗歌完全不同的新意境,即以戏剧性的矛盾及其统一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意境。
于是,作为最早发表的白话诗之一的《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因为它在形式上有其特殊的地方。首先,其四个句子的结构方式颇类于从前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三句半”,虽然最后的“半”句比一般的“三句半”的“半”(一般是只有二字或三字)长了一些,但由于该诗第三句特别长,第四句就显得短了。用半个句子收尾,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听起来有某种自然流露的幽默。纯粹由声音是否会产生幽默感,这是一个未见研究过的课题。另外,这种句“半”的形式在中国的词中应用较多,不少词在一阙的最后喜欢用三字或四字的半句,如《满江红》。那么《月夜》是否有传统的词的影响,是一个可注意的问题。其次,这首诗的“韵”非常特殊。四句诗的最后一字都是“着”,但读起来并不显得重复、拖沓,原因何在?这主要是因为“着”在此作为词的后缀出现,是虚化的。诗的真正的“韵”着落在倒数第二字,即第二句的“照”和第四句的“靠”,所以读起来音调和谐。读者还要注意的是,这两句不仅用了尾韵,也用了头韵,即第二句开头的“月”和第四句的“却”,使音乐效果更加增强。中国诗多用尾韵,用头韵的不多,西方诗则用头韵较多。由此可见新诗在形式上的自由,其实也包括了对各种格律的自由运用与改造,可说是对“自由”的另一层意思的理解。新诗并不完全排斥格律,也不固守格律。
这首诗虽然有和谐的节奏和韵律,“呼呼”、“明明”两个叠音词以及每句末尾的“吹着”、“照着”、“立着”、“靠着”都造成了一种抒情的感叹语气,但总的说来,其主旨不在抒情,而在于其思想,主要着落在后面两句。淡化抒情,追求智性,正是现代诗歌的又一重要特点,我们不可不注意。
从1918年至1920年初,沈尹默又继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新诗15首。其中,《宰羊》、《大雪》等篇描写劳苦大众的不幸,《秋》、《落叶》等篇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生机》以初春的明丽景象,表现诗人“对于未来光明的确信”。《三弦》一诗的成就尤为人们激赏。因此《三弦》更被看成沈尹默的代表作,这首散文诗不长,总共140字左右,分三个自然段,但写景写人寓情寓意十分高妙,诗意朦胧,意象独特,有着十分和谐的美感效果。诗人将含蓄蕴藉的传统美学原则与西方象征暗示手法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似暗实明的意境,暗示着某种人生或情绪在里面,读之意味深长,耐人咀嚼。
《三 弦》 中午时候,
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 让他直晒着长街上。 静悄悄少人行路,
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 半兜子绿茸茸细草, 都浮若闪闪的金光。 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 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 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 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在赤日炎炎的寂静的长街上,在一个破落家庭的绿草茵茵的院子里,在一段低低的土墙下,墙里墙外呈现出两个世界:墙内,有个弹三弦的人,不见其人,只听到他弹三弦鼓荡的声浪不断传了出来;墙外,有个穿破衣裳的老人抱着头不声不响,有人身影却无声音。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它们相隔得那么近,仅一段低低的土墙。一个有声,一个无声;一个弹着三弦,一个抱头蹲着;一个是有家可居者,尽管是破落的,但可以免遭太阳荼毒之苦,一个是无家可归者,任凭烈日酷晒。墙内的弹三弦者,是失意的房主人在借三弦来消愁遣闷呢?还是请了个算命先生在给自己预卜未来的命运?墙外的穿破衣裳的老人是个落魄者呢还是个行乞者?前者是暗示一个古老时代衰落吗?是预卜未来前途吗?后者是暗示一个阶级的社会遭遇吗?是展示现在的生存状况吗?这些都可以随读者自己去自由联想。诗人很注重画面与氛围的渲染,但写意并不写得太露太直,而是将意寓于情境,让读者自己去填充阅读空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获得一种阅读创造的喜悦。对墙内墙外可能会有许多解释,但是,如果我们准确联系诗人创作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对墙内墙外的审视就不会有太多歧义了。画外有意,弦外有音,这就是诗的魅力。
诗人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留下许多空白,意趣含蓄,同时,诗人也十分讲究语言音韵,双声叠韵,抑扬顿挫,不仅使全诗笼罩在朦胧的诗意美里,也有着天籁般的音韵美,能给人无限的听觉美感。
诗篇音节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三弦那隔不断的声浪,传达出古老民族的觉醒。胡适认为“从见解意境上和音节上看来,都可算是新诗中一首最完全的诗”。 沈尹默的新诗作品立意新鲜,情感朴实,意境优美,含蓄蕴藉,吸收了传统诗歌的韵味而出以新意,在早期新诗创作中有重大影响。沈尹默的旧体诗创作历时数十年,功力颇深,所作近300首,正可谓“新诗新气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0a9cb0df78a6529647d53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