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的哲理》,欢迎阅读!
题西林壁古诗的哲理
题西林壁一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题西林壁古诗的哲理,欢迎大家浏览。
题西林壁古诗的哲理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五月。这年作者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任中途,经过九江,访其弟苏辙,因游庐山。这次游山写诗七、八首。这一首是他遍游庐山后带有对庐山全貌总结性的一首。西林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宋时改名乾明寺。
作者描写他游遍全山,收摄了远近高低的全部峰岭,在胸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全诗说出一个看似平凡实则深刻的哲理,它揭示了全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等哲学范畴之间的关系。这首诗由写景到议论,无粗浅苦涩之感,而是浑然一体,自然活泼,极富理趣。
这首诗形象与哲理高度统一。第一句写实,描写庐山峰峦的多姿多态。第二句进一步发挥,一方面是交代“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原因,另一方面又是写景的延伸。第三句笔锋一转,引出下文。作者看山的感受集中在第四句中,它有丰富的内涵,阐明了为人处事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的成见。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局中人不如局外人看的清楚,便是这个道理。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
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题西林壁古诗的点评:
毛谷风: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宋人七绝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徐中玉:此诗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苏东坡文集导读》,巴蜀书社,1987年版)
郑孟彤:此诗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中国诗歌发展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游国恩等: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fba0235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