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社会学

2022-04-09 11:22: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移民社会学》,欢迎阅读!
社会学,移民


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和社会网络

教案编写:宁淼小娃映雪 PPT制作:金龙天骄 教案汇总核对:天骄

一、三峡移民的背景

1999年,为保护三峡库区环境,减轻库区环境容量压力,保证三峡库区的长治久安,国务院决定调整三峡库区移民政策,加大移民外迁安置力度。其中的两项主要内容是:一、农村移民的搬迁由前期的“就地后靠”为主,调整为鼓励和引导更多人外迁安置;二、在安置方式上将过去的‘集中安置为主’,调整为相对集中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2000年以来,大批三峡库区的农村移民开始跨省搬迁。2004年为止总共有16.6万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先后离幵祖辈生活的家乡,举家搬迁到千里之外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江西、广东、以及湖北、湖南、四川等个省市。跨省外迁安置的移民占到了整个三峡工程村移民总数的41%。三峡移民属于工程移民,这类移民是由于水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而造成的,学术界一般将这类移民归类为非志愿移民。非志愿移民与志愿移民相比,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非志愿移民是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舍弃自己的家园,因而具有强制性、计划性和整体性。

首先,非志愿移民是非自愿的,如当水库将淹没土地、房屋时,一定范围的受影响人群是非搬不可的;其次,移民安置时间是受限定的,工程的进度是按计划控制的,受影响人口迁移必须与工程相协调。再次,非志愿移民往往是从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迁出来,且必须是整户、甚至整个居住区人口都迁移。因此,非志愿移民的搬迁难度之大是其他性质的移民所无法相比的。迁移使得非志愿移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位置被迫发生变化,而位置的转移又使得非志愿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社会关系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甚至消失。这其实也就暗示着:在迁移过程中,水库移民也是一个参与的主体。尽管他们是被动的参与者,但一旦搬迁后,水库移民旧有的社会网络已被打破,需要重新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网络建立和完善健全的社会网络对水库移民能否在迁入地立足、生存至关重要。

二、解释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

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性对外来讲主要是个体对一定人际交往、文化环境及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对内来讲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一种由能力、责任、自我满足等在内的心理活动的水平与状况。由此,我们认为,社会适应性主要应该表现在人们对所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与人际环境、生活习俗以及生产方式等条件在认知方面的同性、情感上的融入度以及行为方面的适宜性等的一种综合性反映。人的社会适应性,不仅直接关系到人在现实中的生存状况与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及人的成长与发展。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不仅影响到他们能否在新的迁入地安定下来,同时也影响到他们当前生活、身心状况以及以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所在地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移民的社会网络是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这里,个体可以是个人、组织,也可以是国家;个体间的关系可以是人际关系,也可以是交流渠道、商业换或贸易往来。对水库移民而言,社会网就是他们相互之间,与家庭成员以及亲属之间,与当地居民之间,与当地政府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体系。社会研究的角度看,整个社会就是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一个大系统。这些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向个体施加外在的影响。社会网的结构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模式就是社会网的研究对象。






三、三峡移民的社会网络社会适应状况

(一)横向状况(总体与个体)

1社会网络社会适应性总体正常的。

2、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迁入时间等方面存在互动、适应差距。其中本地移民、城镇移民、前期移民、16 29岁段的移民以及文化程度较高的移民适应良好的比率较高。极少数人在适应上存在一定困难,相对来讲,外迁移民、农村移民、后期移民、女性移民、30 55岁及以上的、文化程度较低的移民,在总体社会适应性上较差的比率要高一些。具体来讲,年轻的和文化程度高的以及前期的移民,他们在人际环境、生活习俗以及生产方式等具体内容的适应方面均较好,而年长的、文化程度低的以及后期的移民在这些方面的适应状况相对较差。

(二)纵向状况(移民前后)

3社会网络系统稳定性降低,社会互动由良性转为常态或恶性互动。由于脱离原生态环境,移民与当地常住居民之间互动存在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彼此互助促进的影响力较移民之前小。原生态环境中的人际交往网络被切断。

4生产劳动能力、自身迁移价值、环境依耐性、文化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矛盾。一方面,移民在迁移之后,从三峡水库周围原来比较贫乏的地区迁移到居住条件相对较为优越的地方。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资源获取的机会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对原有居住地及其文化存在无可取代的适应及认同,移民对现有的环境存在排斥,对自身迁移的价值存在怀疑。同时,移民赖以为生的土地等资本被转化为政府赔款,失去了原有的谋生手段,生产劳动能力降低。

四、理论分析

(一)“相对剥夺”理论

社会理学认为当人们实际所有的东西不能达到他们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三峡移民是非自愿移民,他们认为自己是对国家有贡献的,所以国家应该给他们较好的安置。加上迁出地的一些干部在动员移民外迁时,为了完成任务,往往片面夸大迁人地的优惠政策和实际的生存环境,使移民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移民到达迁人地的时候,发现实际一切与幻想大不一样时,往往产生较强的失落感,对政府也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埋怨政府欺骗了他们,对政府行为不配合,更有的扬言要回迁出地讨回公道。 (二)社会网络割裂造成的“孤岛效应”

社会人类学认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网之中的。社会网络有两种功能:一是信息交流功能,即个人利用社会网络取得各种信息,如工作机会、介绍对象、生意往来等等。二是社会互助功能。三峡移民从三峡移到迁入地后,许多客观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但以前经过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社会网一下子荡然无存。就像处在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茫然无助,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举步维艰。许多无形资产一下子丧失殆尽。表现在移民的身上就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根本没有了解你长处的人;无法发现做生意的途径,因为你在周围没有信誉度;在有困难的时候无法得到帮助。所以,许多移民说以前在巫山也有困难的时候,但那时可以找亲戚朋友帮忙,现在有困难除了找政府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三峡移民来自共同的地区,有共同的语言、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为了在迁入地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拥有共同文化的他们很容易就结合起来形成不同于本地人的群体,即所谓内群体和外群体(即“我群”和“他群”)。群体成员将他们自己的群体称为“内群体”,对它怀有特殊的忠诚感;同时,他们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其他群体,将其视为“外群体”。正是由于文




化的不同,他群与我群的分别,导致了三峡移民在迁入地的种种不适应。且不管是在政策规划的时候还是实际的工作安排中,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地方政府官员认为这个问题不大,也没有提出什么有力的改进措施。

五、政策建议

由于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在新的迁入地的正常生产与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他们所在地的安定团结,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与有效解决好三峡移民所存在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一)大力促进移民的原居地文化与迁入地文化的融合,消除文化的歧见

一般认为,移民文化在迁人地有三种生存方式。一是移民文化融合于迁入地文化中。是移民文化始终无法融人到主流文化中,形成了下层阶级,或“平民窟”现象。三是在迁人地形成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从三峡移民的情况看,以第一种方式融合于当地社会最为适宜。闲的比三水少。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移民的语言能力;主办各类文化活动,消除双方文化的误解。

(二)帮助移民重建社会网络 本来许多地方的移民办都有所谓,“一帮一”的帮助移民措施,这是非常好的一项举措,但据移民反映,这项举措流于形式,因为几乎没有挂钩干部前来帮助。因此,不如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和帮助移民,采取自愿的原则,力量来关心和帮助移民,采取自愿的原则,由政府出面组织,向社会宣传和征集“一对一”帮助移民。这种自愿的方式,可以使双方更友好地合作,帮助方出于自愿,会尽心尽力;被帮助者也不会强求。一旦移民有了融入主流社会的途径,他群和我群的概念就自然消除。同时移民不通过政府强行安排到企业工作通过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长处,通过个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工作,或许能让移民工作更稳定。

六、问题讨论

如果你是三峡移民的一员,你到迁入地之后,发现迁入地的具体情况跟政府宣传的有所差异,且自己觉得很难融入迁入地,你会怎么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f5c29dd43323968001c92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