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2023-01-14 12:2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网络时代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群体性,网络时代,浅析,应对,策略
浅析网络时代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作者:徐宁欣

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13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由社会矛盾所引起的、非法的、人数较多的、带来不良社会影响的群体活动。在当今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辐射面积越来越大的条件下,群体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因此,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应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稳定社会秩序,弘扬正能量。政府,媒体、网民,都应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负责,都应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减轻不良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网络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90-0054-0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而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矛盾:贫富差距的拉大,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法制的不健全,以及贪腐造成的官民离心,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这些因素在没能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积累沉淀,直到爆发,其直接表现为引发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会集临时形成的群体,通过非法的规模性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群体性事件会发生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以此来表达想法和主张,从而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也有些群体借此来发泄其对某些社会现象或行为的不满。由于其非法性,以及不正当的手段,群体性事件往往会造成非常恶劣社会影响。

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有些人为了达到私利,甚至只是单纯的博人眼球,更是利用网络利用高速的信息传播手段,扩大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恶意引导舆论,动摇社会秩序,造成更加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当我们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应当采取一些合理合法的策略,疏导群众的不满,解决群众的问题和诉求,防止不良影响的扩大和衍生,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

1网络时代下的群体性事件概述

1.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起因简述

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发生于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空间等网民密集的网络社交平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来自于对某件事情的关注度持续不断地激增,从而引起越来越多的网民的激烈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网民情绪更易激化难以控制,从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可以引起关注的事件不仅仅局限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性事件,也包括了文娱、体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事件。

1.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1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速度较快,影响范围较大,影响程度较深。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一件事情发生以后,“一分钟传遍全国,五分钟传遍全球”。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用户可以同时对一件事情进行关注[1]


2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情绪更易激动,难以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虽然避免了肢体上的暴力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群体的生命安全,但由于网络交流的隐匿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言论和看法的时候忽略法律法规,容易将过激的情绪带入到交流中,造成网络文明秩序的崩塌,带来不良的影响。而这些,往往更加难以控制。

2以《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事件”为例,讨论网络时代下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前段时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剧中,有两个场景使我印象深刻。

一个场景,是发生在大风厂与拆迁队对峙的时候,大风厂员工以直播的形式,将对峙现场传到微博上,引来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网上的评论不仅一边倒的支持大风厂员工,还将拆迁队的暴力行为以及扮假警察的行为与政府联系在一起,使得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同时,剧中也提到了在大风厂还在对峙阶段的时候,远在北京的侯亮平已經得知消息,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而距离最近的党政干部反而需要靠侯亮平的电话通知才得知事情的发生。另外一个场景,是互厂骨干郑西坡被警察突然带走,其子怀疑上门的是假警察,把传唤证和警员编号都给拍了下来,随后,在网上疯狂发帖,瞬间引起了网上的热议。大风厂的员工在网上看到了相关消息,相信了郑西坡被逮捕,使得李达康和陈岩石等人先前对大风厂职工所做的思工作全部白费,也让来开协调说明会的政府职员被拦在了厂门口。

由此可见,网络时代下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传统媒体,而其所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往往是由片面的,带有个人偏见思想的,不完全真实的信息引起的,这种信息所带来的舆论导向是不正确的,主观的。这种不完全真实信息不仅仅会夸大事件当中某一部分的错误从而忽略其实质,也会遮掩事情的真相为心怀叵测之人达到目的提供工具。这种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也会使得沟通产生障碍,更加会让更多的人形成第一印象,从而让后期做出的种种努力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

3.1政府的应对策略

1)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却又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上的一切都有可能造成“蝴蝶效应”,扰乱社会秩序。如果不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控制,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国内有学者指出,网络因其匿名的特性,造互联网信息可信度过低,流言蜚语盛行,过激言论充斥网络[2]。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治理。

2)政府应当建立相关部门,不仅仅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提高网媒准入许可的标准,筛选出具有正能量的,客观公正的媒体,更要及时的关注社会网络舆情的走向,避免网络群体事件影响的扩大和持续发展。在发现有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趋势的第一时间,要采取对应的措施,要在“黄金时间”公布新闻,“占领制高点”,引导舆论正确的走势,从源头上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政府应当改变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思路。网络群体事件具有高速的传播能力及难以预估的影响力,不能单一的按照过去的思路,封锁信息控制舆论,这样会适得其反,造成更大的麻烦。正所谓“堵不如疏”,与其封锁控制,不如改变解决思路,与较有影响力的网媒联合,对事件真相进行澄清报道,也可采取新媒体的手段,例如直播,或者微博留言对话等形式,与公众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公众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政府应当建立公开透明,有效传播的信息发布制度。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源在于矛盾的引发,起因在于不完全信息的传递。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信息传递以及沟通的障碍导致双方处信息闭塞环节,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若政府能够简历公开透明的,有效传播的信息发布制度,与时俱进,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使得各个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接收到全面的有效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

5)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民素质的管理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是由素质低下的网民盲目发泄自我情绪,盲目煽动网民群体进行语言攻击,盲目引导错误的舆论方向导致的。想要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还需要政府加大对网民素质的管理,可以采取基本网络道德的教育提升网民的素质,需要在广大网民心中安一面镜子,让他们时刻警醒自己,在自由言论的时代,不仅仅要享受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权利,同时还需要遵守维护社会秩序,理性、文明发言的义务。法律治标不治本,唯有真正的提高了网民们的素质,使得他们在心里有一个衡量标准,才有可能将网络群体性事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

3.2媒体的应对策略

1)媒体应当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3]。在跟进相关报道时,应当做到充分取证,还原真相,不带有任何个人情绪以及感情偏向。媒体应当代表群众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与此同时,媒体也应当遵循职业操守,在未能还原事件真相之前,不做猜测性报道。

2)媒体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报道者,是把事实制作成新闻再传播给受众的媒介,在新闻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报道新闻史,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主观倾向性[4]。”因此,不能就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某一方片面的采访而报道新闻,也不能将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言论当作新闻发表。媒体工作者应当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积极为群众解决问题,为政府树立形象,为政府与民众架通桥梁,稳定社会秩序。

3.3网民的应对策略

网民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首先,应当确保自身的生命及心理安全。网络群体性事件与一般群体性事件一样具有攻击性,不但威胁人身安全,也同样会造成心理安全的危机,因此,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候,不论是事件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应确保自己身心安全。其次,网民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应当理智,控制情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道德标准。文明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不使用具有攻击性,虚假性,侮辱性的语言,语言行动不应上升到更宏观的双方对立,了解自己在网络上所有言行仅代表个人,并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有能力的网民在理智发表言论的同时,不能引导错误的舆论,也要劝说身边的人理智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后,所有的网民都应当自觉提高自己的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秩序。

参考文献

[1]马如原.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控制[J].法制与社会201336):214-215.

[2]杨莲溪.自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中的新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8):89.

[3]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中國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4]何梓华,成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f26243e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8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