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登鹳雀楼有感

2023-01-05 06:14: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登鹳雀楼有感》,欢迎阅读!
鹳雀楼,有感
读登鹳雀楼有感

读登鹳雀楼有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成为了千古绝唱。数百年来,这座实际上早已不存在了的鹳雀楼,连三岁蒙童都知晓,可见文化是可以穿越时空而让事物永存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读登鹳雀楼有感,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边,它始建于北周,为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时所造,因有成群的鹳雀栖身楼上而得名。历经隋唐、五代、宋金七百余载,至元初毁于兵燹。后因黄河水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至明以后,逐故址也难寻觅了。

但在后世人们的心目中,鹳雀楼却始终矗立着。原来鹳雀楼虽为军事目的而建,但由于楼体壮观,高台重檐,更有河山之胜,登楼远望,黄河风光尽收眼底,唐宋以来逐成了登高胜地而名声远播。特别是有许多文人雅士,墨客骚人,登楼感赋,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为后世传诵。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成为了千古绝唱。数百年来,这座实际上早已不存在了的鹳雀楼,连三岁蒙童都知晓,可见文化是可以穿越时空而让事物永存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到运城参加一个诗会,会后也到黄河边参观鹤雀楼故址。但说实在的,那次除了荒滩野草之外,什么也没有看到,鹳雀楼仍然只是存在于遥远的想象之中。今年8月初,我到忻州参加了一个诗的联谊会后,《大众诗歌》主编张承信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一次临汾、运城之游,到运城当然要到新建的鹳雀楼参观。鹳雀楼在本世纪初已经重建完工,我是知道的,但并没有想到登鹳雀楼的愿望这么快就能实现了。

车到鹳雀楼时已十一点过。陪同我们的运城中级法院的田娟同志说,先吃午饭再登楼。原来是中院冯副院长早为我们电话联系好了吃饭的地方,到一农民餐馆吃农家饭。在这里远望着高耸的'层楼,吃着农家的山野菜和清蒸黄河鲤鱼,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即进鹳雀楼景区。通过门殿、照壁、鹳影湖、唐韵迎宾广场,眼前就是一座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构筑的仿唐高层楼阁。它是以高台为基,构造练达,钩栏缠身、出檐深远、屋盖和缓的三层四檐高台式层楼。而进入楼内,则分六层,我们乘电梯直达顶层,绕楼台极目千里,并与大厅西南角的王之涣观河雕像合影,感受王之涣诗的意境。然后逐层往下参观,了解鹳雀楼的历史沿革和地位、参观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展览,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黄土高坡文化独具的震撼力。另外还有远古传说的历史名人和山西河东有代表性的文物实物。这一切都使这座鹳雀楼无疑就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让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据说这些展览有的还在调整和丰富的过程中,还并不完善。我想这鹳雀楼的确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巨大内涵,楼因文化而出名,如今重建又为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而存在,这到是合符情理的。

仔细想来,王之涣当初写《登鹳楼》诗时,可能并没想到能产生这么久远的影响。我猜想他那时去登楼,可能去的稍晚了些,太阳已经下山了,他知道只有登高才可以一览黄河风光。为了抓紧时间,看得更远些,急着一层层往上爬。写诗只是为写出当时的真实心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太阳落山之前能看到“黄河人海流”的壮阔景象,如此而已吧!谁曾想到,艺术的形象就是这样神奇的大于思想,一不小心,不但写出了“尺幅千里之势”,而且还写出了“哲理蕴斯楼”,竟然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王之涣的确是伟大的诗人,但他可能不是哲学家,他的诗纯粹是因为真情实感的描写,才产生了这种艺术效果,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国外也是影响深远的,据说当今日本的汉语课本收录五首唐诗,第一首就是这首诗。

鹳雀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除鹳雀楼在北方黄河边外,黄鹳楼、岳阳楼、滕王阁都在南方,也是因诗文而名才屡毁屡建,在人们心目中就永远没有倒塌过。自我国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滕王阁相继重建,鹳雀楼是否应当重建,自然是人们要想到的问题。相比之下,鹳雀楼毁塌时间最长,从元至今已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f088fca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