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诗》教学大纲

2022-04-12 00:15: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古诗》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教学大纲,古诗


《学古诗》教学大纲



一、教案编写目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诗词更是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诗词歌赋是中国语言文学的典范,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凝结着古代文人雅士智慧的结晶。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陶冶情操,还可以“润物细无声”地丰富我们的思想、美化我们的品格。

本课题意在通过学习和吟唱古诗词,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中国古诗词的类别和风格,启发学生探索中国传统文学的奥秘;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美感的同时,去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启发学生与伟人共鸣,培养起自己的诗意情怀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养独立而高尚的人格情操;此外,学习优秀的古诗词可以熏染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加深他们的文化底蕴、增加他们的品性灵气、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案编写原则

(一)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教案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趣味性,将知识性童趣化,从而寓教于乐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教案的编撰结构与教学方式符合线上教学实际,内容设置新颖高效,积极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潜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挖掘。

(三)传统教学信息化相结合的原则。教案设计古今结合,既包含古代文化色,也融合现代教学信息技术,实现古为今用,传承经典文化 三、教案编写结构

教案编写的结构力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学古诗》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一定的层次性,采取按汉语级别编排。

初级以诵读初级五言诗为主,意在培养学生的诗歌熟悉度和情感,让学生认识诗歌、喜爱诗歌,并能够背诵及吟唱部分诗歌。

中级主要以七言诗为主,包含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著名诗人,能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及蕴含的情感。

高级主要以宋词和其他类型的古文作品片段为主,启发学生了解不同的古代文学体裁、感受不同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帮助学生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主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四、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指导

课程类别 主要内容 教学指导 A 1. 山村咏怀(邵雍) 以趣味性(国内1~22. (王维) 为主,结合多级) 3. 咏鹅(骆宾王) 种方式展开教 4. 春晓(孟浩然) 学,旨在激发




B (国内3~5级)

C (国内6~8级)

5. 悯农(李绅) 6. 静夜思(李白) 7. 夜宿山寺(李白) 8. 山中送别(王维) 9. 登鹳雀楼(王之涣) 10. (白居易)

11. 敕勒歌(乐府诗集) 12. 三字经选段(王应麟) 1. 早发白帝城(李白) 2. 枫桥夜泊(张继)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4. 赠汪伦(李白) 5. 元日(王安石) 6. 咏柳(贺知章)

7. 题都城南庄(崔护) 8. 回乡偶书(贺知章) 9. 游子吟(孟郊) 10. 清明(杜牧)

11. 泊秦淮(杜牧)

12.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3. 题西林壁(苏轼) 14. 夜雨寄北(李商隐) 15. 山居秋暝(王维) 16. 望月怀远 (张九龄) 17. 春望(杜甫) 18. 忆江南(白居易) 19. 春夜喜雨(杜甫)

1.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 长歌行(乐府) 3. 关雎(诗经) 4. 如梦令(李清照) 5. 醉花阴(李清照)

6. 卜算子·咏梅(陆游) 7. 相见欢(李煜) 8. 虞美人(李煜) 9. 西江月(辛弃疾) 10. 丑奴儿(辛弃疾) 11. 长相思(纳兰性德) 12. 定风波(苏轼) 13. 水调歌头(苏轼)

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以启发性为主,合理讲解诗歌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文学认同感。

以知识性为主,认真分别不同古代文色,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创背景、人物情感和教化意义,帮助学生吸收经典作品的精华之处。




14. 陋室铭(刘禹锡) 15. 爱莲说(刘禹锡) 16. 弟子规(李毓秀)

17. 论语·学而第一(孔子) 18. 论语·为政第二(孔子) 19. 中庸选段(子思)



四、教案编写特点

(一)趣味性。 教案表达形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图文并茂,从感官视觉上能吸引学生。以故事、游戏和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趣味盎然的效果。

(二)可读性。教学内容上,选择通俗易懂、短小精练的名诗绝句为主。让学生吟诵和积累古诗词较为方便。同时,易于理解和运用。

(三)针对性。教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四)教育性。教案要体现“两纲”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感受中华古代文明的结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实践性。教案中要凸现教育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诵读的目的在于感悟、体验和运用,学以致用,方能体现实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eef26e566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