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游记》章回目录翻译

2022-12-21 15:05: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析《西游记》章回目录翻译》,欢迎阅读!
西游记,章回,解析,翻译,目录
解析《西游记》章回目录翻译



由于对意义的解释发生了根本变化,翻译研究的重心已不再是原作者和原语文本,而是译者和目的语读者。对意义的认识,在翻译研究的领域内很难达成一致,因此才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意义的学科—— 诠释学。

诠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1926,海德格尔出版《存在与时间》,1960年伽达默尔出版《真理和方法》标志着系统的当代哲学诠释学真正建立。海德格尔注重理解的历史性及普遍性,尤其是他的前理解概念,为伽达默尔后来替前见证明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理解的历史性。据此,他提出了视域概念。认为:“视域就是实力所及的区域,它囊括了从某个特定的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4]因此,翻译是视域融合的过程。诠释学与接受美学实质上所关注都是意义的问题,二者的根本任务都是探索理解和解释的本质。诠释学派的形成,标志着翻译研究与诠释学和接受美学这两门独立发展起来的学科之间的互通与合流开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 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翻译观的多视角解读

接受美学在译者和读者视域方面的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中的个体体验和关联理论在内涵上有着一定的重叠。从翻译即解释的角度来分析,译者的个体体验与读者的越相似,读者就越容易理解译著;关联理论把翻译定义为语内、语际间的明推理的阐释活动。因此,很明显三个理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1.1 从个体体验视角看接受理论的翻译观

1999,Lakoff & Johnson提出体验哲学,明确指出人对于外界自然社会的认识不是建立在客观主义的基础之上,而是通过自身心智对于外界的感知,是一种无意识的自身体验[3]

随着认知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学者就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体验认知哲学行了发展,并定义为:个体体验,指处在特定生存环境中具有特定身心能力的个体在对外在世界进行感知认识和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且前体验只影响相似的后体验[7]

哲学诠释学中的前见概念其实质就是个体体验观中所提到的前体验。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译者的前体验就是译者的视域,译者的前体验与读者的前体验越相似,读者就越容易理解译者的译著。


1.2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接受理论的翻译观

Gutt1991年发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对翻译的解释刷新了人们的认识。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2]。而且,语境假设就是认知假设,就是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中所说的视域。读者的视域决定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也就是说:找到读者与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

2 译文读者的界定

译作的读者对翻译的影响在古今中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奈达认为翻译即交际,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读译文时所获得的是什么[1]。为了便于分析《西游记》两译本的优劣,作者将读者群分为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前者是那些为了特定目的而阅读的读者,后者则是为欣赏原著故事情节的更广泛的读者。

3 《西游记》章回目录中心猿的创造性翻译

《西游记》中存在大量宗教词汇,甚至在章节标题中也俯仰皆拾。作者将以章标题中宗教词汇的翻译为例,以接受美学为视角,来审视两部译著在翻译章节标题时所体现出的叛逆性思维。心猿[8]”在《西游记》的章节标题中共出现了17,它既是佛教用语,也是道教用语。意思是心意散乱不定,如猕猴一般(《中英佛教辞典》)在詹纳尔的译文中,“心猿16次被译为“Mind-Ape”[5];一次被译为“Heart-Ape[5]”。而在余国藩的译文中,该词有4次被翻译为“Monkey for the mind”[6],13次被翻译为“Mind Monkey”[6]。无论是在《西游记》中,还是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孙悟空始终是一只猴子”,而非”,心猿翻译为“Monkey”要比翻译为“Ape”,更恰当。再者,从詹纳尔的译文中,我们无从看到心猿一词有任何宗教色彩,但在余国藩的译文中,我们却能通过尾注得知该词是一个宗教术语,有其特定的宗教含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心猿一词来说,余国藩的译本要比詹纳尔的译本更胜一筹。对于大众读者,詹纳尔的译本完全能够满足他们丰富体验和扩大视域的目的,而余译则可能因尾注過多而为其徒添茫然。对于专业读者,余国藩的译著因其完整丰富的尾注,使其研究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两译文本质上虽有区别,却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詹纳尔的作品不至于使专业读者味同嚼蜡;译著也不至于让大众读者望而却步。

4 结语


文学翻译最终目的是使译语读者感受其原作独特的艺术意境和精神内涵。语读者是文学翻译传播的目的地,也是文学翻译最初产生的动因。不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学翻译是不现实的,也将是不成功的。因此,译著应针对读者的不同水平,一部原著译为多种版本,以便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群得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 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Gutt,E.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Z].Blackwell. Oxford,1991.

[3] 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ment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eb19fce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