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生感悟之自传与公传一九八三二》,欢迎阅读!
自传与公传一九八三二
文明的人类为何脆弱
这种看法源自我并不完善的历史知识。比如人类善良与邪恶的争斗早就有了,但人类的文明底线大部分是在二十世纪被破坏的。先是“一战”期间的1917年,德国击沉开往英国的各国商船,被整个世界当成了邪恶一方。然后是“二战”法西斯阵营,更加邪恶,破坏了更多的人类底线。经历了那两次世界大战后,所有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社会学都与此前不同了。
完成这种转变,需要一段时间。先后有二十一家出版社退稿之后,戈尔丁的第一部长篇《蝇王》在1954年出版,那时距离战争结束已经九年,绅士般固执的英国人才接受了戈尔丁对于“二战”的另类思考和写作。这挺不容易的。推崇文明社会规则,坚持老派贵族风尚,相信现代文明一定会战胜野蛮,这是被英国作家们默认的写作底线,现在被戈尔丁突破了。
社会的底线变了,文学的底线还不改变,那就太落后啦。
到了1983年,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中这样说他,“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他的《蝇王》中文译本,要在1985年才能出版,比英文版晚了三十多年。
后来我才知道,戈尔丁小时候熟读了所有儿童文学,从古希腊直到现代的一切童话故事。这件事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审美和写作方式,《蝇王》那部小说的外表像是神话寓言的儿童读本,于是它放在我的书架上,很久之后才能打开。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出版物中,选题是挑剔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书容易出版,诺奖得主的像是儿童文学的书更容易出版,比如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戈尔丁的《蝇王》,他们更重要的作品长久搁置,让人误以为他们差不多就是儿童文学作家。这样做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许多少年读者比我更早读了这些作品,在最需要好影响的年月,受到好的影响。
《蝇王》写了一个孤岛——没有外部社会干涉的小世界,一群儿童——不再被成人左右的孩子们。那里是容易生存的,但是最终他们仍然走向无意义的争斗,走向内心的残暴。
小说中有个孩子叫西蒙,他与其他孩子不同,在混乱和残酷中比较清醒,寻找着事物变化的最好方向。他与蝇王有一段对视和对
话,实际上,那是蝇王在看着他,而他大部分时间在听那蝇王说话。 老母猪微睁的、昏暗的眼睛带着对成年人生活的无限讥讽。这双眼睛是在向西蒙诉说,一切事情都糟透了。
“你是个傻小子,一个无知的傻小子。你独自一个人到这儿来干什么?你难道不怕我?只有我会帮你的忙。而我是野兽。你们别梦想可以将野兽捕捉和杀死!”蝇王说,“你心中有数,是不是?我就是你的一部分?过来,过来,过来点!事情没有进展是我的责任吗?为什么事情会搞成这副样子呢?去吧,回到剩下的人那儿去,整个事情都会被我们所忘掉。”
“这似乎太过分了。值得我同情、误入歧途的孩子,你认为你比我还高明吗?”蝇王又用师长的口气训诫道,“我在警告你,我可要发火了。你难道不知道?没人需要你。不然——我们就会要你的小命。”
小说中的“蝇王”,并不是最大的那只苍蝇,而是叮满了野猪头的苍蝇群体,那只野猪头被插在一根木棍上,是孩子们献给野兽的供品。它在成年人的解释中可能是人性邪恶的简单比喻,那是由于他们阅读和评论时懒于思索,而在孩子们的眼里,它成熟而神秘,是某种自然力量的象征。
从小说的精彩之处,看得出戈尔丁的思考方向。比如西蒙被转化为野蛮力量的孩子们害死之后,小说有一段描写:
西蒙嘴里冒出一个气泡,连气带水发出“扑”的一声并将他的身子从沙滩上抬起一点儿。
然后在海水之中他的身子渐渐浮现。
太阳和月亮在地球曲面的某个黑暗部分正发挥着引力;地球的固体部分在转动,牵住了地球表面的水,在一边微微地上涨。海水越涨越高,潮水的大浪沿着岛屿向前推移。
在西蒙尸体的四周有一条由充满了好奇心的小生物组成的闪亮边镶嵌着。它本身在星座稳定的光芒的照耀之下也是银光闪闪的;就这样,西蒙的尸体轻轻地飘向辽阔的大海。
把一个孩子的死亡,与一个宇宙的运行联系起来,这是戈尔丁独有的描述方式:放大了西蒙的死亡,让这个比其他人优秀的孩子代表着人类文明,非常脆弱,容易破碎。他觉得,文明的破碎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要在宇宙的背景里悼念,唱一支惊天动地的挽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e59389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