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阅读《无题》教学设计_1

2022-10-31 02:17: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阅读《无题》教学设计_1》,欢迎阅读!
古诗词,上册,教学设计,课外,人教


《无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对爱的深刻认识,体会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了解李商隐,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对爱的深刻认识,体会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教学技术:ppt多媒体

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班级是一个普通的班级,学生的诗词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掌握都有待提高。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仰望唐诗,引入李商隐的《无题》

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那挺立在唐代诗坛的一队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使得宋朝以后的诗人,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无从着手,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

即使在晚唐衰飒的风尘中,仍有一位踏步而来的歌者,带着他那低沉而感伤的嗓音,不经意的一挥手,便撒下一路唐诗的花朵。他就是“小李杜”中的小李——李商隐。 二、简介李商隐、“无题”。

三、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

1、了解李商隐,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对爱的深刻认识,体会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四、初读体味。

1、播放配乐朗诵,学生自由朗读。

2、谈谈初读后的感受,从全诗所写内容和整体的情绪上把握。 五、品味赏析。 (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首句两个“难”字,表现两人情谊深厚。次句用暮春花落衬托感伤情绪,以景渲

染、烘托离愁别绪。

2、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情景交融的古诗词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颔联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双关、比喻新奇巧妙。

2、作者的这种手法启迪了曹雪芹,使得他在红楼梦中成功塑造了林黛玉这个深入人心的形象。眼泪不尽就没有到她死亡的时候,一旦眼泪流尽她便香消玉殒了。

(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颈联写女子离别后的两个生活场景,“但愁”“应觉”都是联想猜测之语,一种由己及人、体贴入微之意在句中自然流露。

(四)、“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尾联借典故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诗开头照应。也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六、教师小结 前四句(首联和颔联)—抒难舍难分之情,表爱情的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后四句(颈联和尾联)—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






七、读出诗人的心声。 1、教师指导朗读。

2、指明朗读并给予指正。

3、给学生配上琴箫合奏的《长相思》营造意境,帮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八、探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会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1、明确:“丝”与“思”谐音,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深、之长。“蜡烛”一句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之中,却又相会无期,前途无望。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相随。“春蚕”句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但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蜡炬”句用蜡烛作比喻,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进一步以“成灰泪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相随。这两句的联想深微复杂,形象的底蕴更加丰富。

2、探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已醇化为一种哲理,其涵义也远远超出了它的本意。歌颂了无私奉献。

九、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无题》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2、无私奉献的精神于这个社会有什么作用?

十、布置作业:收集李商隐其他的《无题》诗品读、揣摩。

一、板书设计 无题 首联:写景抒情 颔联:对偶、比喻、双关 颈联:由己及人

尾联:托鸟传情 (坚持不懈、无私奉献)

——忠贞爱情,至死不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e26005b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