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在镜头中升格、升华 升格镜头

2022-05-26 19:31: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真实,在镜头中升格、升华 升格镜头》,欢迎阅读!
升格,镜头,升华,真实
新闻纪实类报道,必须以真实为求生之基、立足之本,这是行业铁律、操守底线。身为长期从事各色新闻纪实拍摄的专业工作者,我始终追求让真实在镜头中升格、升华的专业品性和职业境界。

一、用长镜头展示真实呈现真情

时空再造,是影视剧的基本特征之一。编导可以充分利用蒙太奇或意识流等手段,将原有的篇章结构重新布局编排、衔接组合,而纪录片则要求时间上基本保持客观情节的流程有序完整,空间上力求达到人、事、物相互关系的整体统一。法国电影理论家、长镜头理论基人巴赞认为,长镜头“能让人明白一切,而不必把世界劈成一堆碎段,它能揭示出隐藏在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打扰人和事物的统一性”

工作实践中,我深感长镜头在纪录片运用中较之影视剧更有得天独厚、长袖善舞的优势。

“真情实录”栏目的《和你在一起》,表现的是连体婴儿分离手术。这是上海儿科医院汇集各科主治医生协力进行的挑战世界水平的高难度手术,我负责该片拍摄工作。除常规的纪实拍摄外,我想到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连体分离的那一刻以及后续紧张的急救措施。与记者商讨后,决定对这一过程采用一镜到底,即长镜头的拍摄方案。从连体分离到转移病房手术床,各种急救管的接插,无影灯的调整,仪器仪表的显示,各司其职医生的眼神、动作……特别是急速穿行于两间手术室的医务人员,这些都为我在移动跟拍和推拉摇移中完成这一长镜头的表现意图提供了完美元素和有利条件。一个长镜头干净利落地把真实的过程、紧张的氛围、快速的节奏,在不断变化的景别和场景里以丰富多元的信息展示于连贯的画面中,令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这种全凭灵感完成的镜头,我称之为“天助”“千载难逢”

香港回归祖国,我有幸负责上海电视媒体首创的SNG单边信号传送,直播上海市民喜迎香港回归祖国热烈场面的拍摄工作。经过与记者仔细精心的策划、合理的安排,我肩扛摄像机,从主持人满怀喜庆的出镜到市民发自心胸、不同形式的雀跃欢庆,从火树银花、璀璨瑰丽的都市夜景到市民争先恐后、主动踊跃接受随机采访等不同场景、不同内容,以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长镜头流畅自然、张弛有度地一气呵成,完成长达近10分钟之久的直播报道。不仅自己经历了开先河的考验,并为以后同类方式直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宝贵的先例与经验我感到,在类似的直播报道中采用长镜头,纪实性特别强,能给观众自然融于其中的参与感、现场感以及自然催生的自豪感。

就实践中的体会而言,我认为纪录片的长镜头绝不是按部就班、平铺直叙的冗长记录,它的拍摄主要应具备最基本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对于被拍摄主体的背景和内容应作广泛而有深度的了解和理解,而确认其具有高度严格的真实性和可拍性,即被拍摄主体必须客观、真实、可信;人物行动具有大幅度、大变化的特点;场面丰富多姿且略带叙事情节;背景环境宽畅多变。二是拍摄前必须与导演(记者)有充分的沟通,周密地设计、确定细致可行的拍摄方案。理论上讲,长镜头也可作为一种在镜头内部进行调度的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正如它的叙述,也可建立在特殊的“编织”后展现一样,遵循连续、真实和自然的原则,同时赋予其美感。


二、用抓拍定格真实与真情的瞬间

影视剧的拍摄,多以不同的情节、场景、角色的内容,按分镜头脚本一组一组地去完成,哪怕是加戏加镜,大部分还是在原来的情节、场景和角色的基础之上产生的。纪录片则不然,即使前期编导已拟定拍摄提纲、文本,甚至同样有分镜头本,而一旦投入实际拍摄,现场出现编导计划之外的内容太多太多,于是后期前,便会对原来的拍摄提纲、文本、分镜头本大动干戈,甚至使其面目全非或干脆另起炉灶。实际操作中,先完成素材拍摄,再出脚本或解说稿,对纪录片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常事。作为纪录片的摄像,如果在开拍前能用心做足功课,即对被拍摄主体有足够深和广的了解把握,又能与编导(记者)有过共事默契的经历,那么,无论工作顺序是正是倒,是顺是逆,现场拍摄为摄像所提供的联想发挥和创意创作的空间之巨大、平台之宽阔,都是影视剧摄像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的机会,称之为“抓拍”

抓拍往往来自于现场的突然出现和突然发现,这就要求记者和摄像一旦进入现场开拍,除按计划的正常拍摄外,必须保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和随时捕捉新目标的警觉,这样一种与众不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其实也是一个纪录片摄像必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5·12汶川大地震,拧碎了天府之国的川北大地,数以万计同胞的鲜活生命顷刻消殒。当指令下达,任务如期而至,震后第三天凌晨我和编导便一起站在了绵竹汉旺的街心广场。不容多想,无需指令,首先就是用摄像机抓拍,记录真实。历史是记录而不是编撰出来的。余震不断,灾难继续,7天录下了700多分钟素材

倒塌的房屋,崩溃的山体,撕裂的道路,还有废墟中露出的遇难者的胳膊和大腿……三轮平板车上裹载着亲人尸体缓缓前行;背篓挑担装塞着仅剩的家当,不知有用无用,依然沉甸;幸存者面对被毁的家园,大山空谷,声嘶力竭地带着哭腔,四下呼喊着亲人的姓名昵称……偶有被救出的一息尚存的老乡孩童,因伤势过重,无力及时抢救而撒手西归……翻斗车、吊车、铲车轮番上阵,协同施救,一派紧张忙碌的抗震救灾场面……强余震再次袭来,伤口抹盐,满街是大哭小叫、四处狂奔、抛弃手中仅有行囊夺路逃命的男女老少……本就伤筋动骨弱不禁风,震后幸存的危房,在微微晃动中,从局部到整体的垮塌,轰然倒下,镜头被尘埃蒙黑,一无所见……

汉旺某居民小区,被镜头捕捉到的是铅灰的天空下一群飞翔的鸽子,绕着倒塌的废墟一阵阵盘旋不止,然后相继停落在裸露的钢筋和断垣残壁上,咕噜噜,咕噜噜,哀鸣缠绵,随风飘逝。不见主人,窝巢不再。几次盘旋,几次停落,最终是怏怏远去消失在天际的踪影。它们要去哪里?何处再有暖巢安身?谁给它们喂食?谁与它们相守?……睹鸟思人,泪水从我的眼眶中滚落,从生命的意义上说,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何况几千年来鸽子一直是人类的聪明朋友。但由鸟及人,万物之灵,瞬间中阴阳两隔,逝者长眠,生者哀恸,不禁浮想联翩,心潮难平。

抓拍,是最自然场景的展示,是最真实真情的记录,定格了真实与真情的瞬间,体现了镜头语言撼人心魄的力量。

三、用写意镜头强化真实触动真情

艺术理论中,譬喻就是“包含在形象的寓意性中的艺术手法”,它又有明喻隐喻之分,


但无论明与隐,宗旨均为“寓情于景”,触发想象。“真情实录”栏目播出的《兄弟》,它叙述了手足情深催人泪下的兄弟真情。两兄弟几乎同时罹患绝症,因家境清贫,无力承担昂贵长期的医疗(药)费支付,哥俩商定以抓阄方式,决定治疗的先后取舍。最终,虽经弟弟精心设“局”,哥哥得以先治,但还是医治无效,先弟而去。实地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恻隐之心、怜惜之情始终伴随着我,全部拍摄完成后,凝视逝者留下的遗像、遗物,总感觉好像缺点啥……阴雨霏霏,秋风阵阵,抬头望见门前那棵大树上满枝的枯叶,或叶落纷飞,或飘摇欲坠。我选定了两片相连而凑巧又是大小不一的枯叶,锁定机器对好焦点提前开机“赌”一把。不一会,雨大了,风紧了,又是那稍大的枯叶悄然飘落!这一瞬间我既庆幸——“赌”赢天公,又伤感——睹叶生情。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效果!“对象并不是使人的审美知觉积极化的客体,而只不过是人的想象的材料,而人的想象才使对象变得具有审美意义”这是美学思想对“移情”概念所下的定义。纪录片中巧妙运用、频繁出现的大小写意,“寓情于景”或许是对“移情”形象生动的注解吧!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更是纪录片的生命。如何更好地展现真实,如何捕捉最真实真情的瞬间,如何用真实的镜头打动人心,这是我在三十多年摄影摄像专业工作中长期探索与追求的。艺无止境,学无止境,求索也无止境。我将继续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坚持探索与追求,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e1f3995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