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欢迎阅读!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能够说出孩子十个优点的家长是优秀家长,能够说出孩子三个优点的家长是合格家长,说不出孩子一个优点的家长是不合格家长。 ......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非常喜欢家里的一只小羊。每天放学后,他总是牵着羊到山坡上玩耍。每当他看到心爱的小羊有滋有味地吃着山上的嫩草,就感到无比快乐。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只小羊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把自己听来的和从书上看来的故事讲给小羊听,觉得和小羊在山坡上晒太阳是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疲劳过度,孩子躺在山坡的阳光下睡着了。当他一觉醒来,发现羊不见了。孩子焦虑地走遍了整个山坡,仍然没有见到羊的影子。他哭了,因为他害怕永远也见不到这个最心爱的伙伴。天快黑了,他赶紧跑回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希望他帮助尽快找回羊。没想到是,父亲听说小羊不见之后,不由分说把孩子打得鼻青脸肿。“我只有这只羊,不把它找回来,你就别进家门。”说完,父亲就把他推到门外。
孩子难过极了。他独自在山坡上奔跑,边跑边想,越想越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打他,他又不是故意把羊弄丢了。“如果找不
到羊,父亲叫我永不回家,难道我还不如一只羊吗?”不久,孩子看到远处有一个小白点。当他走近时,看见了那只羊,它正悠闲自得地吃着青草呢。这时,受到粗暴对待的孩子一反常态,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抱起这只羊,而是举起了一块大石头。“就因为你,父亲才会这样粗暴地对待我……”孩子一边哭,一边发泄般地将石头向羊砸去。第二天,人们在山坡的一块岩石旁发现了那只已经死去的羊。而那孩子一气之下再也没有回家。我们可以想像,那个孩子心里当时有多么的痛苦,是他亲手杀死了最心爱的朋友和伙伴。羊和孩子的故事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一位哲人说过: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在现实生活和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和家长往往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对孩子或教育对象缺乏民主平等的态度,稍有过失或错误,就采用打骂甚至侮辱人格的方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其实,学生或孩子不管年龄大小,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不是泯灭。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所以,教师、家长千万不要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人的成长可以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是绝不能没有自尊心,否则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与发展,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其次,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是教育,而是对孩子的摧残。在当代,“棍棒底下出孝子”等错误教育观念仍然存在。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孩子有了缺点或不顺其心,动辄打骂体罚,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有位小学生在校做了好事,老师让该生回家告诉父母,说最近要去家访。家长以为孩子在校又犯了错误,就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揍了一顿。第二天,家长让孩子捎信儿告诉老师,你不用家访了,我已经替你把他狠狠揍了一顿。
孔子家里不知骂,老子家里不知怒。其实,打骂只能伤害孩子的肉体和自尊心。教育只能靠说服、启发和循循善诱的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罚打骂是无能和无知的表现。因此,家长、老师教育孩子要讲究艺术和方法,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疏导孩子。前面故事中的那个孩子绝对是个善良的孩子,但父亲粗暴野蛮的“棍棒教育”,竟使他变成了一个残暴的孩子,由爱羊的天使变成杀羊的凶手。
第三,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有限。如果批评惩罚过度,容易产生负面效应,达不到教育的初衷。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青年教育家孙云哓认为:能够说出孩子十个优点的家长是优秀家长,能够说出孩子三个优点的家长是合格家长,说不出孩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e0f77492e3f5727a5e962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