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内涵

2022-07-23 10:13: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内涵》,欢迎阅读!
诗中,月亮,意象,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内涵

作者:杨继武

来源:《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17年第10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丰富,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月作为一种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负载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月亮的意象在唐诗中大量存在。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有341篇写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与此同时,唐诗中涉及到月的诗作数不胜数,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唐诗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关山夜月明——月的边塞意象

月在唐诗中构成的富有美感的独特环境,是人工创造的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在唐诗中,边塞”“明月”“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塑造。《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的思愁绵绵。

受此影响,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主昌龄《出塞》)雄浑苍茫,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月作为一种文学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二、青天有月来几时——月的生命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既然月光又是生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8d2f4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