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样例 案例 《记承天寺夜游》1课时》,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八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上学期第5-9周)
单元名称 作业类型
第三单元
课题 作业内容
1. 基础巩固:
(1)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句子翻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答案:
(1)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2)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②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巧记字词: (1)勾连旧知:
“念无与为乐者”一句中“念”的意思是_________,七年级学过的《_________》一诗中“念”字与之同义,请写出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文解字: 汉字 字源字形 释义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门
户
象形字,由两扇门构成,或由两
扇门上面加一横木构成。
_______? 11《记承天寺夜游》
节次
1课时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意图:巩固文学常识和重点句子翻译。
来源:新编
意图:勾连已学知识和联系字源字形,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来源:新编
“月色入户”一句中“户”应该翻译为________,八年级的小圳同学在翻译时却总是把“户”错译成“窗户”,你能否借助上表,帮助小圳正确记忆。
参考答案:
(1)考虑,想到 《登幽州台歌》 念天地之悠悠
(2)门 根据字源字形,“户”是“门”的一半,两扇为门,一扇为户,所以“户”也泛指门。 3.理解主旨:
学习完本课后,小深和小圳两位同学交流了对文章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几句的看法。以下是他们的谈话内容——
1) 小深:“闲人”里的“闲”跟我们学过的“从今若许闲乘
月”的“闲”应该是一个意思。
2) 小圳:这个句子与“夜夜有月,处处有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
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小深的理解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闲人”里的”
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加深对结尾反问句式及“闲人”内涵的理解。
来源:新编+改编自《教参》
闲”有“闲乘月”一句中“空闲、悠闲”“闲情雅致”之意。但苏轼的心境更为复杂,还包含了“无职无权的清闲人”的意思。一个“闲”,把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了。
(2)我不认同小圳的观点,改了不好。原文的反问句更能表达苏轼在不如意的环境中自得其乐、不胜快哉的达观自适。
补充资料: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市城南。
(2)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苏轼在经历过130天的牢狱生活之后,最终被贬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这次贬谪是他平生遭受的第一次政治打击。这段经历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也使苏轼的人生观念、创作实践、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遭贬黄州的苏轼,俸禄微薄,难以糊口。他住在城东一个很简陋的居所,他的老朋友马正卿帮他把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地要了过来,交给他去打理。这片荒地在黄州东门外,苏轼又效仿白居易忠州东坡之名,称为“东坡”,并以之作为自己的别号。尽管生计窘迫,苏轼却以一种坚韧的执着坚持了下来,并逐渐学会
拓展性 苦中作乐,享受生命中的一切。
1. 阅读以上背景材料,发挥想象,给文中的两个主人公添加
作业
适当的细节(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外貌等)描写,将
(选做) 文章扩写为一篇300字以上的小短文。
参考答案:略
2. 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摘抄并批注其中打动你的句子。
参考答案:略
3. 借助网络资源查阅苏轼的相关资料,在数轴图中绘制“苏轼大事记”(可包含苏轼的主要人生变故、对应时间、代表作品等),并在其中标注出本文对应的位置。
参考答案:略
意图:指导学生在了解原文背景及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来源:改编自课后习题
意图:拓展阅读,提升阅读素养。
来源:新编
意图:借助数轴图梳理作者的人生大事件,走近苏轼。
来源:新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3dfe29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