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颗同理心,一处好风景学会有一颗同理心》,欢迎阅读!
一颗同理心,一处好风景学会有一颗同理心
笔者曾经遭遇过这样一次尴尬的家访经历——
男生小A五年级时从其他学校转到我班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他身上的坏毛病不少:作业不做,上课不听,喜欢向同学借钱但不还,无缘无故拿同学文具还以武力要挟。我多次联系该生的家长未果,便决定周末上门家访。当时只有小A的妈妈在家,左邻右舍看到有人到她家都好奇地来看。我先谈了小A学习上的不足,家长听后淡淡地说:“以前的老师都这么说,我们也没指望他考大学,不过给你们添麻烦了。”邻居劝她说:“孩子要教育啊!上等人不管也成人,中等人管管就成人,下等人管死不成人。你还是要管管。”家长苦笑着说:“是啊,是啊!”我又把小A近期在学校的表现告诉了家长。家长的脸色由红变白,一言不发。此时,邻居在一旁交头接耳。孩子母亲的脸终于挂不住了:“我们家孩子就这么不好吗?在原来学校里好好的,怎么转到你们学校就变样了?”然后,就站起来说:“以后,我们会狠狠地教育他一顿的。”见话不投机,我只好悻悻而归。
本来,家访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是家校牵手形成合力的纽带。信息时代,校讯通、电话、短信、邮件、QQ等纷至沓来,当下的家访,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早已悄然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上门家访与现代的教育渐行渐远,落寞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电子家访的便捷、及时、省力,使上门家访已经冷落到隐退的边缘。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家访,连家长也怀疑教师上门家访的真正意图,再加上家庭的隐私、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冲突,以及担心教师“登堂入室”造成的“威胁”,容易使家长产生消极抵触、被动应付,令上门家访遭遇尴尬。但只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教育会失去丰富实效的内涵,变得苍白无力,缺乏生命意义。因此,传统的上门家访需要回归,我们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同理心”,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升级上门家访的形式,从“心”开始,充分显露教师的真心真情,让家长
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心热情。 一、审视自己,预案还需再细致些
家访是一堂综合课,需要教师事先的细致备课。
一“备”家访的期望值:本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备”学生的了解度。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对象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成竹在胸,要以平和的心态、发展的趋势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习惯。
三“备”教师的语言力。家访的语言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能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建立起于家长的亲密关系。要委婉,要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要灵活,根据学生的家庭氛围,确定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要分寸,斟酌措辞,千万不可失言导致失礼。
四“备”交谈的方式。对懂教育的家庭,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溺爱型家庭,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对放任型家庭,要多报喜,少报忧,分析学生的成长态势,激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 二、直面家长,沟通还需再真切些
家访是一种战。交流沟通时要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创设和谐的氛围。
家访前,教师一般要电话预约,告知家访的目的与交流的主题,让家长提前调试心理,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全身心投入于教师的“圆桌”会议。
家访时,教师必须谦和有礼。教师谦和的态度、礼貌的语言,能给人亲近之感,使家长向你敞开心扉。教师千万不可主观武断、心浮气躁,把自己凌驾于家长之上。言辞要坦然大方。教师要开诚布公地
指出学生的优缺点,说话时不可吞吞吐吐,含糊其辞。交谈有自知之明。教师应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可炫耀表功,说过头话。能褒奖其他教师。教师要如实陈述其他教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千万不可转嫁责任。掌握谈话时间。家访要掌握谈话的时间,既不能三言两语,“蜻蜓点水”,也不要天南海北,天花乱坠。 三、善待学生,尊重还需再包容些
家访是教师和学生的“家庭交心”。家访必须“以生为本”,家访前要征得学生同意,告知家访的目的;家访时要求学生在场,多亲近教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直接接受教师、家长的教育合力。 家访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挖掘学生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做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评价学生要一分为二,不要以偏概全,把喜爱的学生说成一枝花,导致家长放松必要的管教,让学生产生“家访不过是我的报功会”的想法;更不能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导致家长丧失信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对学生的每一处评价都要留有余地,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轻易下论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让孩子在家长面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关心。
一颗同理心,让“爱”洒满家访,让家访感动家长和学生,才能收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魅力风景。一次家访可以影响一个家庭的价值取向,一句告白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家访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付出,同样也收到了感动,收获了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36f1cc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