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2023-04-02 22:2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欢迎阅读!
趋同性,中西方,健康
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1.“整体观”: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

“整体观”是中国古人认识自身、认识自然宇宙的基础方法,这一观念具体体现在中国古人对人体自身结构、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的整体性认知上。首先,在人体自身结构上,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局部与整体相关、内外相连。其次,在身与心的关系上,中国古人提倡“身心合一”,形(身)和神(心)是构成人体神明的两大要素,身是指人体物质的生理组织构成,包括一切有形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情感等思维和心理活动。在形与神的关系上,认为形是生命存在的屋舍,气是充实生命的源泉,神是生命的主宰。形在则神气存,神气灭则形完。尽管“神”为主宰,但“形全”也至关重要,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再次,在人与自然之关系上,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的生命存在与其他自然万物一样,遵循宇宙运行的一般规律。最后,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个人的修德养性对社会的重要性,儒释道三家都强调道德修养。“整体观”代表了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对于“健康”的价值认知。 2.“形--性”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包括形体和精神的健康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追求人体的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的健康观。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致病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人体外部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六淫”——风、寒、暑、热、燥、湿的侵袭),其二是内部精神的异常(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刺激,《管子》所谓“凡人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即是此意。由此,中国传统养生一方面很重视顺应自然,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其在保养形体之余,特别重视养神的重要性,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方面要避免多余的欲望,另一方面则要避免产生过度的情感,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之外,还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性命双修、佛家


的精神超脱都是通过精神的锻炼修正德行、控制情绪、端正行为,从而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于内可以颐养精神,于外则可以避免纷争,实现人的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总的来说,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人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由人体内外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内在的精神和外部的环境都会对形体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实现身体、精神、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关系的和谐,才能保持健康。由此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的“全面的健康观”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1.西方现代医学模式的“整体性”

要了解西方医学关于人体“健康观”的理解,需要首先了解西方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所谓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和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性的风格和特征。一般认为,西方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古希腊-中世纪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的机械医学模式、现代的生物医学模式和当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

古代的神灵医学模式用超自然作用力来解释疾病的和治愈,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古希腊的医学摈弃了古代医学的神秘主义和巫术成分,将自然哲学理论医学实践相结合,认为人体的健康取决于体内“四体液”的平衡,体液的状态受到环境、营养、体质、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医学受到机械唯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人体就是一部机器,生命运动都可以用机械原理来解释,开始崇尚实证科学研究并促成了医学的分科,在这一医学模式下,“疾病”被认为只是纯粹某些机械部位的失灵,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无关。

19世纪,工业化进程促成了各种流行病的爆发,细菌学、免疫学、病理学学科随之发展,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开始以生物学因素为基础,认为疾病的机制是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基于外界生物或理化因素的影响、在形态学或化学上的异常,这种变化是可以测量的,由此,现代西方生物医学模式十分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把人看做一个单纯的生物,只注重人体的生物学的指标测量,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113465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7.html

相关推荐